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127章 谋划出城

   自从庞季失去联系后,庞山民和庞林这些庞氏子弟、都成了荆州继承者斗争的旁观者,毕竟以蒯氏兄弟之地位,蒯良都有些不愿站队,更何况他们呢?

   虽然心中愈发想要前往孙策治下,可庞山民到底在襄阳受人景仰惯了,一想到到了孙策麾下,要重新发展,他还是有些迟疑,所以口中喃喃道:“若是能在襄阳先为吴侯做些事情就好了。”

   此言进到庞林的耳里,令其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拍了拍庞山民的肩膀,说道:“有啊,大兄,眼下不就有个为吴侯做事的好机会吗?”

   夜晚,庞林按照前些日子得到的联系方式,带着庞山民上门找到了吕壹。

   几句寒暄,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后,吕壹缓缓开口说道:“在下奉主公的命令,这次来打算将霍仲邈的亲眷带出襄阳,送往建业,还请两位助我一臂之力。”

   说着,他用余光扫了庞林和庞山民一眼,又继续说起了情况。

   “情况是这样的,由于霍仲邈被俘后投降的缘故,刘表命人将其亲眷围困了起来,就连私自外出都不允许,我部努力许久仍未成功,所以想请你们帮帮忙。”

   吕壹的话说完,庞林便立马出言表示此事包在他和庞山民的身上,随后便先行离去做准备了。

   霍峻不过是个校尉,在襄阳城中只有一个院子,而且这并不是刘表赏赐的,而是霍峻拿自家钱财买下来的,也是他出生豪强,不然还真不一定能买得起。

   不过,这院子所处的地段就不怎么样了,也得亏这地方离城门近,若是能出得了家门,出城就很容易了。

   当夜,在庞山民的运作下,刘表安排在霍峻家的守卫在轮换期间空了一段时间。

   趁此时机,霍峻家附近出现了数道矫健的身影,他们从两米多高的矮墙上一跃而过,翻身进了院子。

   他们的动静虽然不大,可霍峻的妻子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惴惴不安、难以入眠,所以她睡得很轻,因此在感觉院里有动静后,她很快就下床榻,将屋里的灯点了起来。

   典校暗部的成员们为此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不一会还是他们的队长出马,上前在窗户上轻轻敲了两下。

   片刻之后,房中传出一道带着些许颤音的女声:“谁…在外面?”

   “夫人,可否让我进房中一叙?”

   这声音响起来之后,门外的典校成员们都是一惊,他们都没想到,这次行动的队长身材那么魁梧,竟然会是个女人。

   过了好一会儿,房中之人才答应道:“好,你进来吧。”

   “吱呀”一声门开后,那典校暗部女队长便走了进去,也不知道她在房中和霍峻之妻说了些什么,大约又过了半刻后,房门再次被打开了。

   这一次从房里出来的,一共有五人,除了进去的典校暗部女队长外,还有一名容貌不俗的女子和两个男童。

   当初霍峻战败之后,那些霍氏族人便与他这一脉断绝了关系,而他的几名妾室,见势不妙后也是立即离去了,独留霍峻正妻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此受罪。

   走在前面的典校暗部女队长扭头说道:“夫人,事不宜迟,我等还是快快动身吧!”

   霍峻之妻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拉开家中的门闩往外走去,其余典校成员也随之紧跟其后。

   深夜里,襄阳城门紧闭着,霍峻的正妻和儿子,在一众典校成员的护持下,很快来到了城内的一座大院子,这里面大得很,完全不是她家那小院子能比得上的。

   进了宅子,其余典校成员纷纷散去,只剩下那个女队长,将霍峻的发妻刘氏和两个儿子安顿到一间屋子里。

   “夫人带着孩子们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等便会送你们出城!”

   说完,女首领也没多做停留,也转身离开了。

   ……

   另一边,心思起伏的庞山民忍不住低声对庞林说道:“只希望吴侯能够尽早攻下整个荆州。”

   庞林听后笑了笑,为了让这位大兄更安心一点,他说道:“大兄放心吧,我等已经帮了吴侯一个大忙,若是还有这样的帮忙机会,那等吴侯入主荆州之时,我们庞氏一族便可算得上是一大功臣。”

   听到这话,庞山民总算是微微放宽了心,也暂时不再去想孙策的事情了,成为功臣的诱惑力可是很强的,孙策势力眼下已经不是什么小势力了,在整个天下间,除了曹操,也就是孙策势力最大了。

   过了一会儿,庞山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开口问道:“既然你如此看好吴侯,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仕,和士元一起为吴侯效力?”

   对于庞山民这一问,庞林自然是早有预料,从某种程度上讲,庞统已经成为了庞氏家族崛起的最大希望,那“凤雏”的名声,之所以能够在荆襄之地广为流传,若说没有庞氏家族的运作助力,肯定没人相信!

   而他庞林,身为庞统的亲弟弟,却籍籍无名,在听说过庞统名声的人看来,似乎理所应当地应该跟着庞统做事。

   想到这,庞林微笑着朗声说道:“兄长已然在吴侯那里受到重用,我便不急了,荆州迟早会被吴侯拿下,到那时我自会出仕。”

   闻言,庞山民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在他看来,投靠就得要趁早,可是他也明白,自己改变不了庞林的决定,而且既然对方这么说,那就肯定有所想法。

   正如他所想,在庞林看来,若想在孙策麾下站稳脚跟,非有大功不可,此战过后,庞统兴许能算立有大功,可眼下还不算,因此他就算现在去了孙策治下,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

   庞林已经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协助攻下襄阳城上,孙策军攻打襄阳之时,他庞林势必要立下大功!

   在庞统的影响下,庞林和自家兄长一样,对孙策颇有好感。

   事实上,庞林的相貌也不怎么出众,可容貌什么的,在官职面前算得了什么?而有庞统的例子在前,只要立下了功勋,还愁吴侯不授他官职?

   当夜,庞山民在忧虑中入睡,而庞林却睡得极其地香,他在梦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帮助孙策,将红底黑字的“吴”字大旗,插在了襄阳城头。

   翌日清晨,庞山民并没有早早醒来,身为庞德公之子,送霍峻之妻刘氏和儿子出城这种小事,当然不需要他亲自出面。

   庞林则是早早地起来,亲自去办这件事,对于能为孙策效劳,他是乐意之至!

   朝食之后,数辆马车缓缓驶出了庞家大院,刘氏昨夜一直紧绷着神经,睡得并不安稳,清晨早早便醒了过来,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即便没怎么睡,她竟也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困意。

   出院子门时,马车上的窗布微微荡起,刘氏透过窗布的缝隙,得知原来昨夜是到了庞氏的院子。

   得知这个情况后,刘氏的内心突然变得轻松起来,毕竟以庞氏在荆州的力量,将她母子三人悄然送出襄阳城,绝对不成问题。

   想到这,刘氏不由打了个哈欠,随即她斜倚着靠枕,很快便在晃荡的马车内睡着了。

   送她们出城的马车有好几辆,打头的马车里,坐着的都是些庞氏亲眷,而庞林和庞统的母亲则坐在第二辆马车里,当然,还有着不少庞氏的亲眷上了马车。

   而由于庞统和庞林的相貌,兄弟两都至今还未娶妻,倒是省了不少事。

   庞林和庞林的父亲早亡,好在他们父亲和族亲有交情,在那些族人的接济下,母子三人的日子过得很算不错,后来庞林和庞林还都被送到了庞德公那里接受教育,成了荆州的俊杰人物。

   所以,在决定要帮忙将霍峻妻子送走的时候,庞林自然是也想到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家的族人,因此马车中才会有包括庞德公家在内的庞氏女眷。

   也有一些族人在得知德高望重的庞德公、还有庞山民和庞林也不走后,纷纷觉得或许有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便也打算留下来。

   不得不说,虽然襄阳庞氏族人的支脉和人数没有蔡蒯黄三家那么多,但这股凝聚力注定了庞氏家族的力量不会弱,因为几乎所有庞氏族人都会主动配合庞德公。

   虽然是清晨,但已经有了不少行人,那些做买卖的小商贾更是赶早往城内的集市赶去,希望能够抢到较好的摊位。

   庞氏的车队前后,有一些庞氏族中的青壮护卫着,另外还有两队典校之人混在其中,从他们出发到城门的距离其实不算近,所以车队几乎是在看起来不慌乱的提前下、以最快的速度行进。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