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六零甜丫头

145.孝字鸡婆鞋

  一秒记住【唯读小说网 www.vlp.ki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俩村民的瞎闹怼语, 引起公共食堂一阵哄堂大笑, 毕竟不是自己队自家地,再心疼再可惜,也有个限度。

   糙汉子爽利妇女们, 甚至用这事,纷纷开始“你要是能挖到一根萝卜, 我给你蹲下洗脚”, “人家队里粮食堆满仓库, 打死也不给你”类似的玩笑来。

   甚至,有一个年轻小伙穿着灰扑扑的补定大棉袄, 故意腰间缠烂麻绳,再牵着他家流鼻涕、黑黢黢的小破孩, 拖着长调唱起来:

   “咱家过的苦日子,好凄惨啦,来给半块红薯哟……”

   一边唱, 一边往年轻姑娘堆里抛一个媚眼,引得村民们笑骂不听, 全场似乎迎来第二个小高潮。

   在红通通的炭火中心, 俊脸被映得通红的叶安诚,表情却十分凝重, 不带一丝一毫笑意。旁边的叶爸爸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亲眼目睹那些事那些人, 他们心里感触太深。

   喝一口热姜汤, 继续缓缓讲述。

   “……车子转过一道弯, 见到好多老大爷老婆婆,领着孙子孙女,挖梯田上烂掉的红薯。山娃娃们穿得破破烂烂,一个个盯着烂红薯,捂着肚子吞咽口水。队长下车,去询问一老大爷……”

   听到这里,气氛渐渐沉闷起来。

   有感性的老太太,甚至摸着眼泪珠,怜惜哀叹一句“可怜,幺娃儿遭罪哟”,汉子妇女小年轻们也停下搞笑,挠了挠头,似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讲到碧山镇食堂的限粮规定。

   一个镇一日三餐,竟然连红薯稀饭都不能全部供应,那可是碧山镇的公共食堂。

   “精壮劳动力还在继续炼钢,老人们饿着肚子犁地耕田。”

   此话一出,村民们面面相觑,立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热火朝天,尤其关于镇上公共食堂的事情。

   “镇上仓库不是很多粮食?也会被吃光?”

   “碧水村请的泥瓦匠就是镇上的,按照他们这个吃法,全县的粮食都不够吃!”

   “造孽哟,还是咱们村好,他们今年咋过呢!”

   ……

   讨论声比刚才激烈得多,不仅年轻人,各个角落里的老大爷老太太们都加入进来,甚至村里小破孩们,也在问外面山娃娃的事情。

   持续许久,声音终于一点点变小后。

   张队长才重咳一下,认真回道:

   “从碧山镇回来,我们就规定,咱村的食堂饭菜逐渐减少,除去外面镇村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咱队库里粮食同样有限。”

   “现如今,库里粮食本就不多,且每天都在一点一点减少。若是你们要一直胡吃海吃,吃饱吃撑,莫不是大家想过年喝稀饭??恐怕倒是连红薯稀饭都吃不起!”

   村民们立马摇摇头否定。

   一位年纪大的老婆婆叹息道:

   “当初要不是张队长坚持,咱村恐怕也跟外面村镇大食堂一样,咱应该多谢张队长啊!背后抱怨的人更应该道歉!”

   张队长摆摆手,阻止几个热血青年的道歉,给主讲人一个眼色。

   隐去胡萝卜交粮的事,叶安诚继续讲下去,路上猎得野兔的事,也堪堪引得几年轻小伙的赞声,直到说到夜宿冠山村的事儿。

   换个讲故事的人。

   冠山村生产队长,做得一系列事情,包括“砍树炼钢,修建大食堂,胡吃海吃”,其中文李家务事被简单描述一两句,这些都由文景深拿捏着说。

   这是他主动要求的,想给碧山村带来一点好影响。冠山村的故事栩栩如生,仿佛发生在村民们眼前。

   最后——

   文阳熙眨巴眨巴清澈大眼睛,特别害羞可爱,他用稚嫩的童音,去描述那些曾经悲伤绝望的事:

   “洋槐叶软,没味可以吃饱。桑树叶子硬,不难吃,吃下去想吐,但吐不出来。臭椿叶闻着就臭,吃它不敢闻气儿。只有榆树叶最好吃……”

   原来不止是碧山镇,外面很多村,公共大食堂都供不上饭菜。张队长刻意给村民们,留下半小时的思考时间。

   食堂里只有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在晃晃荡荡的火把光下,显得特别幽静,夹杂着几分悲伤。

   高中生父子都吃野菜树叶充饥?

   外面得闹腾成啥模样!

   咱们村会不会也变成那样?

   文阳熙腼腆地往文景深怀里缩,把爸爸的胳膊遮住小脸,不安瞅着周围人的反应。他看着村民们一个个泪如雨下,撅起嘴巴,觉得自己可能讲得很烂,心里头有点儿委屈。

   直到,甜妹儿回他一个超暖的鼓励笑容,以及大拇指比赞的手势。文阳熙小脸发烫,这次连眼睛都不敢露出来,直接把头埋在文景深的怀里,屁股对着炭火盆。

   甜妹儿像个小仓鼠一样偷笑呲牙。

   叶二婶瞅着有趣,却感到有人拍她肩膀,抬起头看。

   原来是,在厨房里忙活完的叶妈妈,终于舍得钻出来。

   她拿出一个小筲箕,里头装着小菜刀、锥子、剪刀、棉布、棉花、大头针,大把麻等制衣工具。家里的工具都被‘上缴’,队里或买或请打铁匠人,好不容易才凑齐两套,这可是秋冬必备品。

   哪怕家里头有,明面上,家家户户都借着换着用。

   甜妹儿不解问道:

   “妈妈在做啥?”

   二婶揉揉她脑袋,笑眯眯回道:

   “你妈妈的手艺活,跟厨艺一样好,这是在给你爷爷奶奶做鸡婆鞋,特别特别暖和那种,到时候也给甜妹儿做一双。”

   “鸡婆鞋”,是碧山村当地土话,指的是棉鞋。

   用手工搓的麻线,纳成千层底的底子,再用保暖的布料作“里子”和“面子”,里子与面子之间,塞上一坨坨棉花。

   它的暖和度,就像母鸡婆抱窝一样,因此当地趣称“鸡婆鞋”。

   做一双鸡婆鞋不容易,从材料到人力,都得花费巨大心血。而碧山村的鸡婆鞋,基本都是做给家里老辈们穿得,多余可以给幺娃做一双,然后是其他娃娃,最后才轮到汉子妇女们。

   村人们世世代代下地种田,年纪大后,落得一身毛病。除去胃痛、风湿、腰疼类,很多老太太在寒冷的冬天,手脚都会生冻疮,有的特别厉害。

   叶奶奶就是这样,寒冬手离不得灰笼,脚离不得鸡婆鞋。

   要是没有这两样,一到冬天,指头趾头都被冻得又红又肿,稍微硬碰一下,冻疮被压破,鲜血淋漓,黏在袜子上,看着就触目精心。

   因此,每年深秋,否管多困难,叶妈妈都会给婆婆做一双新的鸡婆鞋,有时是以旧换新,在里头塞入新的厚棉花。

   这个秋天,家里材料足够,她准备给叶家老俩口、白家老俩口、夏裁缝,家里娃娃们,全都做上一双。

   甜妹儿不懂普通棉布鞋与鸡婆鞋的差距,好奇瞅着叶妈妈的动作。她准备回空间里,给爸妈、二叔二婶、三叔,全部偷做一双!

   不止是她,叶二婶每年都在偷偷学师,但每次鸡婆鞋没做成,倒是锥子把手扎出数十个红眼眼。私底下屋子里,被叶二叔捂着肿胖的一双手,心疼地一直骂‘笨手笨脚’。

   如今,她只能打打下手。

   第一个步骤是搓麻纳千层底儿。

   叶妈妈的麻已经用刀,提前剔过无数次的麻皮,剩下粗细不一乱七八糟的细麻,她使劲儿

   搓捻,成一根粗细均匀的麻线,再挽成线团儿。

   叶二婶与甜妹儿,也拿起麻搓捏起来。

   对于叶安诚讲得事儿,下午叶家俩妯娌的泪早就流过,不如带着微红的眼框,将悲伤深藏心底,用行动,给家里老人们,做出一双暖暖和和的鸡婆鞋。

   对于某些事情,山娃娃还不是很了解,渐渐坐不住了,左扭右转偷偷摸摸动起来。这样一来,倒是吸引长辈们的关注,自家孩子,让他们的情绪渐渐缓过来。

   多乖巧懂事的小娃娃,饿得都瘦脱形。

   幸亏他们没生活在那些村里面,这日子过得还点盼头。

   “张队长,对不起,是我们想差了,这粮食确实得省着点吃。等库里白米白面、猪鸭鱼鸡全部堆满,咱村干顿大的!”

   一位黑黝黝肤色的青年人站起来,用浑厚的嗓音主动道歉。

   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后公共食堂的一切事情,就交给张队长与小干部们管理,有红薯杂粮饼的他们,比外面的人幸福得多。

   张队长笑骂道:“我一个人规定个锤子!饭我给你们吃,汤我给你们喝,拉粑粑要不要我替你们擦屁股!”

   众村民们哄堂大笑。

   “来吧!张队长要给咱们擦屁股!”

   “饭汤不用您,这擦屁股还是勉强可以麻烦你的!”

   “哈哈哈,今晚这食堂味儿十足啊!”

   笑闹过后,张队长才一本正经道:

   “咱村在深山老林,除去碧水村碧土村,见不到啥外人,外面的事情都不知道,这个冬天更需要小心翼翼,以后大家听到啥事说出来,有好建议也说出来。”

   “以后村里组成一个队,小伙子们时不时去镇上逛一圈,开开眼界,打听情况。明天牛二娃车出山一趟,你们也去偷偷瞧瞧,回来给长辈们讲讲……”

   等苦事儿过去,叶安诚重新担任主讲师位置,开始讲诉县城里的一件件新鲜事儿。

   滔水河岸边的树林被砍完,河水下降枯竭露出大石头,马车房的通铺吊铺,招待所‘咬人’的食堂价格,县医院县办事处县工厂县学校,还有热热闹闹夜集……甚至戏台上的戏曲,他兴致一来,也能哼上两句,惹得满堂喝彩。

   “吊铺咋睡呀,要不夏天做一个在院子里,凉快凉快!”

   “河水下降,不祥不祥啊,咋村要不要修储水库,现在全市到处都在修它哩!”

   “孙猴子咋翻得跟头,它脸上涂得好看不?”

   “县医院也都喝草草水,跟咱村里有啥区别呢!”

   “学校还有篮球场,篮球场是啥东西?跟晒谷场有区别嘛!学校里也晒篮球?”

   里头有喜有忧,喜多忧少,听得村民们咋咋唬唬,心里嘴里全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叶安诚解释得口干舌燥、晕晕乎乎。

   累得够呛,倒是忘记先前的忧伤。

   叶爸爸同情他,他堂堂一大老爷们,也抵不过村你们的好奇心,只能端汤递水,精神上支持大儿子。

   甜妹儿将一团一团的麻线放好,皱眉瞅着大放异彩的大哥。

   哥哥马上会变成村里最受欢迎的人,该咋样攆走那些蝴蝶蜜蜂啥的呢?他可是自己的第一个压寨夫人,第二个是思丫头,第三个是小五,至于晓丫头,最丑的只能当妾的。

   此刻,激动不已的晓丫头,刷的一下,滚进的大哥的怀里,一边把自己扭成麻花,一边是‘十万个为什么’。

   叶妈妈已经开始用针线纳千底层儿,在炭火与篝火下,用眼睛去看那密密的针脚,是非常伤眼睛的。

   不过叶妈妈有一门技术,惹得村里妇女姑娘们羡慕不已。她可以用手指去触摸细细针脚,凭着感觉,摸索着一点一点纳千层底。

   此刻,她眼睛看着大儿子小闺女,手里却在一针接一针纳着鞋底,而且从不出错,时不时还能被村民们的笑话,逗乐出声。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溜:……这技术有点高难度啊!

   叶二婶摇头叹息道:

   “我睁着眼睛,都比不上大嫂子闭着眼睛。”

   叶二叔笑着吐槽道:

   “就你那笨手笨脚的模样?”

   两人偷偷摸摸撒狗粮,的亏村人们注意不在这里。

   叶爸爸对叶妈妈嘿嘿傻笑。

   甜妹儿:……

   村民们只顾着县城里的新鲜事,张队长却能听出“各家各户偷偷开火也不会查的严格”、“公共食堂可能办不下去”、“县里也快闹粮食危机”……等重要问题。

   他的注意力,条件反射关注在,与生产队的息息相关的事情上。

   “咳咳咳,时间不早啦,小心晚上着凉。关于食堂的事,接下来在谈,你们下来再问问呗。安小子你给咋们,说说回程的事吧!”

   说话的是被队长强逼出来的记工员小伙,霉娃子。

   果然,此话一出,他立马收到群众的不满瞪眼。

   队长害他!

   霉娃子:队长,你呀不说呢?

   张队长:我又不傻!

   霉娃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