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穿书)炮灰女配要转正

第九十七章

(穿书)炮灰女配要转正 顾柒歌 3765 2023-09-17 20:31

  www.vlp.kim,(穿书)炮灰女配要转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词义结构分析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指贤人的口述材料。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第三阶段:近现代以来,文献的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

   第一阶段

   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孔子言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文与献的关系

   文与献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转化的。

   献就是指当代人物的口述与相关材料。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清李桓《国朝耆旧类征》

   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总序》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第三阶段

   史学家:文献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和。

   图书馆学:文献是一切知识的载体。

   情报学:文献是知识的集合体,信息的主要来源。

   国家标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语义背景的分析

   先秦:“文献——档案史料”观点的形成

   汉魏至隋唐时期:“文献——经籍图书”观念的建立

   宋元明:“文献——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的形成

   清代以降:“文献——古典文献”观念之发展

   文献的历史概念

   广义:就是通常所讲的古籍,一般而言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抄写、出版的图书,但这个下限是粗线条的,出于保管和利用的需要,民国时期出版的线装图书通常可算在内。

   狭义:指历史学科的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起居注、实录等档案材料)与撰述(史书)的典籍是狭义文献的主体。

   思考题:

   我国文献生产方式的进步与“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之间有何关系?

   文献学

   赵国璋、潘树广编的《文献学辞典》

   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称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文献学的诸概念

   校雠学:“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所以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张舜徽

   生平:张舜徽(1911-1992),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古典文献学家,湖南沅江人。曾任民国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说文解字约注》、《广校雠略》、《清人别集总目》、《中国文献学》、《清儒学记》,近期华中师范大学编辑有《张舜徽集》。

   广义概念

   文献学:“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梁启超

   二: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文献本体的研究

   文献的实证

   文献的整序与典藏

   文献的编纂

   文献的传播

   文献本体的实证研究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形制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传播形式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类型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

   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

   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的整序和典藏

   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n...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