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第35章

   她用力地睁开眼睛望了望窗外,那金色的阳光已是铺满了一望无际的稻田、远远地望去,穿着五颜六色的村民在那金色的稻田里飞舞着镰刀,此起彼伏。

   李乐忽然才想起来,她身上还背负着一大重任,全家人都去队里干活了,还得去做早饭,平时都在学校,只有在假日才帮着,没有让她跟着去干农活已经是很优惠的待遇了。

   这些李乐已经是心知肚明、暗暗欣喜,要搁在前世她也早就起了床,跟着大人一起去收割稻子挣那六七分工钱。于是迅速来到厨房,首先烧上一锅开水,加上几片茶叶少许的盐巴,泡上一桶茶水放凉,等待一家人劳作归来的时候解解暑,减减疲乏。

   这种泡茶的技术,还是在前世的娘那里学来的,说是干活太劳累了,出汗也多了,也就流失了身上的很多的盐分,茶水里面加盐喝下去既可以补一补盐分,喝起来很是爽口。

   接着,一边烧火做饭、洗漱,一边喂猪、喂鸡鸭,然后就在院子里摘了些菜备好,当然,对于这样的家务活,在她眼里那是不费吹灰之力,分分钟搞定。

   很快早饭熟了,爹娘和哥哥他们回来已经是j□j点钟了,他们也一定很饿了,李乐麻利地摆好桌椅饭菜,等待他们一起用餐

   爹娘和哥哥他们很快吃完早饭,稍稍休息,扯了下早上发生在稻田里的事情。听说是村头那秃头子老婆刘秀莲跟李乐的伯母张大连吵架了,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骂了一早上,要不是村民拉的拉,劝的劝差点就打了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那是昨天下午,刘秀莲那秃头老公放牛的时候,不小心让牛跑去张大连家的小菜园里,把他们家的蔬菜吃的七零八落所剩无几。

   虽然那秃头知道是做错在先一再赔不是,可张大连硬说他家是故意害的,那麻脸子老婆刘秀莲哪能服气,平时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嚼人舌头,仗着弟弟又是村支书,人人见了她好像见鬼似的躲避都来不及。

   很巧的是她这次偏偏碰上这不怕鬼的张大连,本来就蛮不讲理的主,两个人平日里就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摊上这种事,张大连巴不得趁此机收拾收拾那麻脸刘秀莲,不依不饶地要他们家里赔钱,刘秀莲死活哪能吃这种亏,死活就不同意,就送了几样菜给她们家。

   这下那张大连基业不从,这不从昨天晚上吵起,没想今大早又干起来。恐怕要得好多天,生产队都不得安宁!

   无论是在那个年代还是那个村庄,这种事情只是司空见惯,时有发生。队长的哨声响起,李乐爹娘李建华孟来英、哥哥李光李明李磊拿着镰刀去了。

   她也忙着洗碗、抹桌,洗衣服,一家人的衣服就堆了一大盘,还要打扫房间、鸡舍、鸭舍、猪圈,因为一星期才回家一趟。李乐也尽量让自己多干点,彻彻底底的把前屋后院来一次大扫除,努力分担家人的辛苦。

   家里整理完以后,还得去弄些猪草回家煮猪食。这些天家里人一忙了,吃的就更简单,最多就两个菜,有的时候就一个白菜倒上一些米汤煮成一大盆白菜汤,几点油星,对付着过。

   就连猪也跟着受苦,没有猪草煮食,用洗碗水烧开,泡上一二瓢米糠,就成了猪的食物,吃完上餐,没到下餐,那猪就饿得在猪圈里面乱叫乱撞。

   人们不是常说:狗急了也要跳墙。没想到猪也一样,听哥哥他们讲,家里的猪常常饿得跳了出来,跑去生产队里的稻田里吃稻谷、肯田埂的草来吃,为此,被队长划了几十分。

   爹娘他们很是心痛,既觉得心痛猪,最主要还是心痛划那么多的工分。你想想,一个劳日的工分最多就十分,被划去几十个工分,需要一个人辛辛苦苦做好几天的活,能不心痛吗?

   平时,村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空工,除非有人生病起不来床了;就这样还得写张请假条才能批准,你说一个农民搞成像军队打仗一样严格。这就是那种年代农民的生活。

   就拿收割稻谷来说吧!天晴的时候才行,万一遇上几天下雨,铺在稻田里的谷子被雨水淋湿容易长出牙来,生产队里的稻谷本来产量就底,一经长牙,就会浪费很多,因此在收割稻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天气。

   那种年代,国家气象技术水平底,虽说每家每户都有广播,可经常出错,农民那时候大多数是凭一辈又一辈留下来的看天气的经验,感觉到明天不会下雨才能去收割稻子。

   要么就是上午割完一片,下午就捆起来挑到禾场里叫有技术的人堆成垛,上面盖上张塑料纸、然后塑料纸上加一层厚厚的稻草,以备下雨。

   要么就是感觉晚上不会下雨,那就赶紧连夜把稻谷铺在禾场上用牛套上石磙,把稻谷碾出来,第二天晒干放进创库,整整的碾一个晚上。

   到了半夜,人又累又好困,有些人便钻进草垛里睡觉,偶尔还会安排几个人做些夜食来吃,

   比如:炸油饼,(一般是用糯米煮熟,揣成泥做成圆团,再压成圆圆的片包上用绿豆煮熟揣成泥和一起压成饼,然后放锅里炸成金黄)。

   有时是炸的面窝:用黄豆白天泡好,磨成浆,再用那种特制的面窝瓢,张上薄薄一层放油锅里炸成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

   有的时候就做糍粑:这就比较简单,用糯米煮熟揣成泥,加一点炒熟的米粉混合白糖就行。

   村民们虽然辛苦,可每到要吃这些夜食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里放着绿光,那灰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色。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