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小说 见龙定鼎

第616章 长安城破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2294 2024-05-28 01:55

   初平三年(公元 192 年)五月,阳光炽热地洒向大地,仿佛预示着一场激烈战斗即将拉开帷幕。汉廷毅然决定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率领大军奔赴郿坞,目标直指董卓的弟弟董旻。

   曾经,皇甫嵩遭受过董卓的囚禁,但命运的齿轮总是充满戏剧性。当董卓被英勇无畏的赵云刺杀身亡之后,皇甫嵩终于重获自由,并得到了王允的赦免和重用。此后,他担任御史中丞一职,积极参与朝政。

   然而,随着王允和吕布成功掌控长安城并驱逐了董卓的旧部,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但王允心中却始终担忧吕布势力过于强大,可能会独揽大权。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王允决定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让他在长安招募士兵、训练军队。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四月。此时,王允注意到董卓旧部内部发生争斗,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可以主动出击,一举消灭敌人。毫不犹豫地,他派遣皇甫嵩统率兵马出征攻打郿坞。

   皇甫嵩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的战术指挥如行云流水般娴熟自如。在五月份的激战中,郿坞的城墙终究无法抵挡汉军的猛攻,轰然倒下。皇甫嵩率领着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冲入城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最终,皇甫嵩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克了郿坞,将董卓一族全部剿灭。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皇甫嵩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为汉室带来了一丝希望。而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不朽的传奇。

   其间董卓旧部见皇甫嵩复出,心中十分的恐惧,便纷纷派使者向汉廷示好,希望能获得赦免,重新被汉廷册封。

   曾有人向司徒王允建议,由皇甫嵩出面统领董卓的旧部,并且派往陕县驻守,皇甫嵩将军声威浩大,有能力镇住董卓旧部,之再慢慢的削弱董卓旧将军权。

   只可惜心高气傲的王允,竟然直接回绝了这条妙计,如果让皇甫嵩去统领董卓旧部,凭借他的才能必定能够震慑住那些人。况且皇甫嵩本身并无政治野心,这对王允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然而此时此刻的王允早已被滔天权势蒙蔽双眼,他不仅害怕皇甫嵩会取代自己的位置,甚至还断然拒绝了董卓旧部们的投诚示好。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董卓曾经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等人眼见求赦无望,又听闻王允打算将他们赶尽杀绝。

   董卓旧部又互传丁彦思被杀的事末,后世历史上丁彦思与蔡邕皆受过董卓恩恵,而后也因此被王允囚杀,一时间谣言四起,整个凉州都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人人自危。

   无奈之下,这些人也只能暂时搁置彼此间的纷争与矛盾,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共计十几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长安城发起了猛烈进攻。

   大敌当前,局势紧张万分!王允心急如焚地向朝廷上表,请求晋升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希望借助他的威名和才能来抵御敌人的进攻。然而,这看似英明的决策背后,却隐藏着王允的私心杂念。

   就在皇甫嵩被提拔之际,王允巧妙地施展手段,趁机剥夺了这位英勇善战的将军的兵权。他将一部分原本属于皇甫嵩的军力紧握在自己手中,企图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和控制力。

   与此同时,王允还把希望寄托在号称“无双上将”的吕布身上,让他负责守卫城池,坚信这样便能稳如泰山。

   另一边,王允也没有闲着。他派遣凉州人胡轸和杨整修前往东部地区进行劝解工作。

   然而,这两人心怀不轨,表面上是去劝解纷争,实际上却是暗中召集兵马准备折返回来。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要与李傕等叛军勾结,达成里应外合之势。

   王允自认为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可以高枕无忧。但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当胡轸和李肃奉命前往新丰迎战李傕、郭汜率领的大军时,战局急转直下。李肃不幸战死沙场,而胡轸则背叛了王允,带领众将士投降敌军。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王允措手不及,原本坚固的防线瞬间崩溃。

   李傕郭汜初战告捷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马不停蹄地沿着通往长安的道路前行,一路上不断收拢董卓残部。等他们抵达长安城下时,军队规模已经扩大到十几万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等人会师,实力大增。随后,这支庞大的军队对长安城发起了猛烈攻击,围困城池长达八天之久。最终,在华夏历六月一日这天,长安城被攻破。

   就在长安城沦陷前夕,皇甫嵩从郿县缴获的董卓财宝引发了吕布和王允之间的矛盾。原本,吕布计划将这些财物赏赐给公卿、将校们,以此来争取各方势力的支持,从而在声誉上得到一些改善。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吕布确实要比王允有远见得多。

   可惜的是,王允并不同意这个方案。再加上王允平时就很轻视吕布,处处提防着他。每次与吕布会面时,王允身旁总会有数十名剑客护卫左右。

   此外,王允因为立下大功而变得骄傲自大,而吕布也常常自我夸耀,却未能如愿以偿,两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争功夺利的紧张氛围,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军中兵士听闻此消息后,顿时人心惶惶。再加上此时他们正被十几万大军重重围困,更是感到前途渺茫、生死未卜,每个人都忧心忡忡、惶恐不安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士兵们的士气愈发低落。

   终于,在第八天的时候,吕布手下的一群蜀兵忍受不住内心的恐惧和压力,选择了背叛。

   这些蜀兵认为吕布与王允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双方并不团结,此战必定失败。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城门,并引领着李傕率领的军队进入城中。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