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小说 欧陆调制模式

第五百二十六章:织机革命

欧陆调制模式 初邪乐尔 3132 2024-05-28 01:31

   欧陆的火器科技,在15世纪末就被自己干到了燧发枪,在发展下去就要搞膛线,搞定装弹药了,那玩意有很多前置科技比较难点,而且自家帝国的经济与人口实力,已经跟不上战争技术迭代后,带来的巨大损耗了。

   于是,艾纳瑞昂暂停军工发展,立刻开始转头搞钱,首当其冲的就是纺纱机。

   这年头的纺纱机的纱锭只有一个,横在操作者面前,而艾纳瑞昂将纺纱机的纱锭竖了起来,并且将十个纱锭排列在一起,用一个纺轮带动十个纺轮,几个心灵手巧的卓尔工匠恍然大悟,立刻在艾纳瑞昂的建议下开整,半天时间就搞出了这种新式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十倍!埃及的棉花、蛛丝、希腊的蚕丝、亚麻都能被这东西编织成合适的绸缎与衣物。

   这还没完,纺纱也是一个体力活,艾纳瑞昂命令士兵把这东西搬到尼罗河旁边,让工匠看着被河水冲刷,转动的磨坊转轮,提出用水力代替人力转动纱锭,这样更加省力,纺织出来的布匹也更加均匀细腻。

   “陛下,我承认这个设想非常天才,但是,我们真的要这么干吗?这东西如果真的被我们发明出来,整个罗马帝国的纺织效率起码也会提高三十倍,甚至更高!听起来很夸张,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工匠原本非常开心,但是仔细想想,笑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忧心忡忡的说到。

   “我们哪来那么多原材料?卓尔巨蛛生产的蛛丝,以及君堡特产的蚕丝数量极其有限,棉花和亚麻产量是高,但是也经不起这东西这么折腾的,您描述,制造的东西也太夸张了。”

   “是啊,陛下,如果这位师傅说的是真的,现在帝国的纺织工业已经在您的大力扶持下接近饱和,一但水力纺纱机搞出来了,我们只需要保留三十分之一的工人就能满足需求,帝国三十分之二十九的纺纱工人会直接失业,这可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陛下要怎么安置这些数以十万计的工匠?”

   一个随行的官吏也忧心忡忡,对着全新的改革心悸不已。

   “新大陆各种作物的流入,让我们的农产品翻了三倍不止,负责农耕的官吏在计算耕地红线,多余的一部分土地可以用来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满足纺织需求,印度的土地不也很多吗?

   至于工人,让那些工人不要担心,他们依然是罗马公民,政府会安排他们干其他工作,或者支付一笔船票与乔迁款项,让他们去印度,跟着远征军开拓新的市场,哪里的狗头人认为精灵起码是个吠舍,高级一点的都是刹帝利,婆罗门。”

   “但是……陛下,我还是觉得奇怪,您搞效率这么夸张的东西真没必要,现在生产的布匹已经足够国内需求以及对外销售了,猛然间产量翻那么多倍不是什么好事,冗余的产品没销路啊?谁会去买?我们生产那么多布要堆积在仓库里发霉吗?”

   几个工人师傅还是没想明白。

   “你想想,平常生产一匹布需要多少成本?你的效率突然暴涨了三十多倍,这节约了多少成本?我们的布匹价格,是不是可以疯狂降价?”

   艾纳瑞昂随口一提,其他人也瞬间顿悟,明白了这招的可怕,一卷亚麻布的市价,约为4银币左右,但是我们因为成本压下来了,哪怕一卷亚麻布卖1银币也是赚的,甚至比之前赚的还要多。

   而这种低廉的售价,奥斯曼,哈布斯堡的工匠绝对无法开出一样的价格,他们生产一匹布的物资,人力成本都超过一银币了,这么低的价格,会让他们的工人裤衩都赔光。

   在这种价格对比下,他们的商品将会在本地变的毫无竞争力,他们的市民会抛弃本国商品,去买罗马人的布匹,这样的话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饱和的问题,只要把成本价格干下去,失业的只会是其他国家的工人、倒闭的只会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动摇的只可能是其他国家的社会。

   而罗马帝国,是赚钱的那个,可以把赚来的钱投入战争,去跟那些社会动摇的国家,展开战争,此消彼长之下,哪怕是奥斯曼帝国,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此刻,一直在旁边书写殖民印度注意事项的阿尔忒弥西娅,也反应过来了。

   “哈布斯堡,奥斯曼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没办法跟我们打价格战,印度分裂成一地的诸位王公,苏丹更不可能,把那两位逼急了,神罗女皇与奥斯曼哈里发可能会用战争来解决经济外贸问题,但是印度连用战争解决的实力都没有!我们可以把冗余货物往印度买!

   不,海运成本还是有的,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些工厂,这些丝机开在印度,从四等首陀罗手中以最便宜的价格收购原材料,直接在当地加工成布匹售卖,冲击本土市场,连运费都可以省,到时候,从整个印度几千万人手里捞钱……”

   “没错,明白了吗?我们在印度搞的不是赔本买卖,印度将会成为帝国最稳定的大后方,源源不断的为帝国输送金银,维持现代高到可怕的战争消耗。”

   “原来如此,但是,陛下,如果我们的技术被敌人学去怎么办?这些新式织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奥斯曼与哈布斯堡学会了,反过来对付我们呢?”

   “你怕什么,双方一样的产能,加上关税,他们无法干翻我们的市场。”

   艾纳瑞昂丝毫不担忧。

   “我让你们放开手脚,大量生产如此巨额的产品,是因为有印度这个人口庞大的市场,阿尔忒弥西娅已经控制了当地政府,他们没法跟我们玩。

   哈布斯堡生产那么多货物,还能在一众小弟的市场倾销一下,新世界估计都没人卖,奥斯曼帝国?他生产出来卖给谁?他们的扩张已经到达了尽头,东方是帖木儿与印度,西方是罗马帝国,已经被堵死了。”

   听完艾纳瑞昂的分析之后,商人与工匠们再无疑虑,开始沿着尼罗河以及诸多分支建造起了纺织工厂,一架架大型织布机架设在河流上方,湍急的河水,带动一辆辆巨大的水车开始旋转,均匀且绵长的水力,通过一系列装置,尽数覆盖在数十架织布机的数百个纱轮之上,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又结实,让罗马的布匹在数量与质量上,开始超过这个时代的所有国家。

   与此同时,阿尔忒弥西娅以印度总督的身份,带着两个军团之主,九个军团,浩浩荡荡的重新回到了印度,福格瑞姆与菲露丝带着九千罗马士兵,以比贾普尔苏丹国佣兵的身份,带着五六万士兵朝着北方的印度河流域进发,想要将印度北方分崩离析的苏丹诸国,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大大减少管理的成本。

   至于南方的印度王公,印度南方山多地贫,如同鸡肋,等统一土地富庶,人口稠密的印度北方再说。

   阿尔忒弥西娅海盗出生,并不太擅长陆地战,依然能在印度碾压式的一战灭国,那耶尼切里出生,在地中海世界极度内卷的战争环境下,依然能干到军团长的福格瑞姆与菲露丝,在印度简直如同魔神降临,打的印北诸苏丹哭爹喊娘。

   艾哈迈德纳格尔苏丹国以极其夸张的战损比三战三败,被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所有禁军都在四条巨型戈尔贡的强势围观中,中化作了永痕的石雕。

   比德尔苏丹国是最小的一个,被福格瑞姆一战灭国,在山谷中打了一场歼灭战,七万士兵被困在山谷中一个都没跑掉,被福格瑞姆笑这杀了一个干干净净,逼的苏丹亲自打开城门,带着自己所有的亲属下跪投降,祈求这些佣兵的仁慈与宽恕。

   玛尔瓦苏丹国更是凄惨,那苏丹不信邪,亲自带着大军南下会战罗马军团,结果被菲露丝阵斩当场,大军群龙无首,如树倒猢狲散,整个苏丹国瞬间分崩离析。

   一时间,能阻碍罗马军团在印度狂飙突进的东西,只剩下了印度辅助军团非常拉胯的后勤运输,以及战斗能力,还有比贾普尔这个傀儡苏丹国,极其低下的行政覆盖效率——他们统治新城市的速度,甚至还没罗马军团打下新土地的速度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