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恐怖医馆:我以蛇妻镇百鬼

第135章 疑团重重的身世

   于老太爷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不久,那名为于自胜相面的阴行师父便来到了乱葬岗。

   这阴行师父一路跟随着于老太爷来到了此地,待于老太爷走后,那阴行师父便欣喜万分地循着乱葬岗里的哭声,找到了襁褓中的于自胜。

   他抚摸着于自胜脸上那一块手掌般大的黑痣,将于自胜轻轻抱了起来。

   这一抱,阴行师父便发生了于自胜身上那由于老太爷留下的纸条。

   他阅读完毕后,便嗤笑道:“什么地府逃犯!我随便胡言几句,你们竟能信以为真。此子分明为老天赏你们家的人中龙凤啊!于家尽是些愚人,慧眼不识珠,竟然害得拥有大运之人,几乎枉死!哈哈哈!”

   于家曾经乐善好施,为家族积下了不少阴德。

   因此上天也就赐予了于家一名福禄的化身,作为于家的子孙后代。

   只是正所谓人无完人,上天是不可能降下一个完美的孩子来到人间的。

   因此,于自胜的脸上就长了一个手掌般大的黑痣,来作为他的唯一缺点。

   阴行师父早就看出了这点,在见到于自胜的那一刻,他心中就起了把这个孩子据为己有的心思,以便自己今后能够蹭到这个孩子身上带着的福禄。

   很显然,阴行师父成功了,他把于自胜带回了自己家,悉心照顾抚养成人。

   在十几年的时光里,阴行师父也渐渐察觉到了于自胜的与众不同。

   于自胜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身强体壮。

   论读书,他可以过目不忘;论做工,他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

   甚至他的气运也不可以用常理推测,有时于自胜走在路上能够捡到金元宝。

   每逢自己的生日,于自胜还能通过向井水许愿,从自家的井里面捞取成箱成箱的银票。

   经过于自胜十来年的供养,这阴行师父便成为了县里有名的富豪乡绅。

   可再看于大善人家,自从送走于自胜后,便一日赛一日地破落了下去。

   先是于老太爷摔断一条腿,难以治愈,只能每日跛着脚唉声叹气。

   他时不时还会想到被埋在乱葬岗的小孙子,轻叹着“冤孽”二字。

   再是于家的公子,也就是于自胜的亲生父亲,因为布行经营失败,背上了一大笔的债务。

   他每日奔波操劳,只为了替于家还债。

   就连于自胜的母亲,原本一个十指不沾阳春雪的大小姐,也需要去县城里的作坊里面做工。

   在重担下,她也是一日比一日的消瘦了下去,衰老得比谁都快。

   十几年间,他们家的大院卖了,店铺卖了。

   最后只能一家几口人,挤在县里的一个小砖瓦屋里度日。

   上天赐于家福禄之子,于家却受奸人蒙蔽遗弃了孩子,自然会也会受到天罚。

   可怜的于家等家族破落后,都不知道家道中落的真正原因。

   后来某一日,财大气粗的阴行师父骑着新买的白马在县城里面招摇过市。

   但骑着骑着,这白马突然狂性大发,阴行师父失去了对白马的驾驭。

   他只能紧紧抓住缰绳,骑着白马在城里面左冲右突。

   于家夫妇此时也正在城里购买米面等口粮。

   见白马袭来,于家夫妇躲闪不及,被白马撞倒。

   然而他们两人还未等爬起,白马的马蹄又踏了上来。

   当重重的马蹄砸到他们胸口后,这对身体羸弱的夫妻再也无法承受,双双喷出一口鲜血,直接横尸街头。

   本来闹出了人命,阴行师父自然是要赔偿,还应当入狱。

   但他现在家大业大,捏死个于家老太爷跟捏死一只蚂蚁差不多,稍微花点钱打点好官府,自然就什么事都没有就出来了。

   于家老太爷知道这事后,心中又是凄苦悲怆,又是火冒三丈。

   他把于家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财尽数散尽,纠集着人马,去那阴行师父家里面讨公道。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阴行师父家里面,他竟然看到了十几年前就被他遗弃在乱葬岗的亲孙子于自胜。

   诚然,于老太爷自然是认不得已经长大的于自胜的。

   但于自胜脸上的那块黑痣,以及他那长得跟于老太爷年轻时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容,都在彰显着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正要厉声质问原因,却被阴行师父喊来的“援兵”揪住了四肢,生生给扔出了门外。

   于自胜当然也看到了于老太爷。

   因为血脉相连的原因,于自胜觉得这名风烛残年的老人莫名地有些熟悉。

   于是,他便直接问阴行师父:“爹,刚刚那个来闹事的老头到底是什么人?我总觉得我见过他。”

   这话点燃了阴行师父内心的火苗,让他想起了在于家说瞎话使诈骗得还是婴儿的于自胜的那一幕幕。

   他情急之下狠狠扇了于自胜一个耳光:“不该你打听的,你别打听!”

   于自胜很委屈,但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看阴行师父这反应就察觉到不对。

   而且,他从小就听街坊邻居们开玩笑说他是被阴行师父捡来的,因为他跟阴行师父长得一点都不像。于自胜也好几次向阴行师父问及过自己的母亲,但阴行师父总是避而不答。

   一个月后,于自胜的生日又到了。

   也正是此时,他内心的疑惑再也压抑不住了。

   所以今年生日,他没有再按照阴行师父的要求的那样,向古井许愿要银票。

   他趁着阴行师父出门给他买准备生日的酒菜之时,对院子里那口波澜不惊的古井说道:“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从何而来,我希望揭开我内心所疑。”

   然后,于自胜拉动了井绳,将水桶给提了上来。

   于自胜发现,水桶中竟然漂浮着一张发黄的字条,上面写着这样的话语:

   “我孙于自胜,为地府逃犯。

   若有人途经此处,遇此婴孩,切勿收留,否则必遇灾厄。

   清平县于氏留。”

   这张字条赫然正是于老太爷遗弃于自胜时留下的字条。

   时隔多年,这张字条早被阴行师父烧成了灰烬。

   但在于自胜的许愿之下,字条竟然重见天日,诉说着一段不堪提及的往事。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