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鲜衣怒马定九州

第十一章 围三缺一

鲜衣怒马定九州 笔笔皆然 2982 2024-05-27 22:09

   一晃陈辰在军中呆了半月有余,可能整个军营最清闲的就是他了。每天到李公公病榻前点个卯,之后便和王猛骑马在附近四处转转。

   县城附近的村镇基本已被战火破坏成了废墟。十户无一人,曾经热闹的街道剩下残垣断壁。陈辰站在瓦砾堆上,看着眼前千疮百孔世界。有的房屋已经完全倒塌,有的只剩下扭曲的门框和斜插在地上的房梁。

   他在残断墙根下发现一个拨浪鼓,轻轻的捡起它,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或许是某个孩子的玩具吧,它曾经给一个家庭带去过欢乐吧?它还能找到曾经的小主人么?它或许比它的小主人更幸运吧,如今它静静躺在我的掌心。

   是时候做点什么了,陈辰暗暗告诉自己,不是为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方老头,不是为了病榻上的李公公,也不是为了自己日后的仕途,更不是为了天下苍生,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和这里没半点关系,但我来了,就算为了自己的良知吧。

   陈辰接连几天都与王猛查勘周围的情况,晚上他来到李公公病床前。把自己这些日子所想的计划毫无保留的告诉李公公。

   李公公听完,躺在床上狐疑半晌,对陈辰道:“容我再想想”。陈辰走后,他一轱辘从床上爬起来。

   心里合计着如果此计成了,我是这里最大的官,到时候我功劳最大。如果此计不成,我重病在身,是方老安排的人,责任不在我。如今大军粮饷最多只够月余,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他权衡利弊之后脸上露出窃喜笑容。喃喃道:“方老啊方老,看来还是我老李技高一筹啊”。

   只是有一点,他刚才没有听明白,为何要围三缺一,但是如果问了,万一被陈辰笑话怎么办,不如明日开个会议。到时候肯定也有不明白的,让他们问。李公公打定主意,嘿嘿一笑,重新躺回床上睡了。

   第二日一早,军中大帐内李公公拖着病体主持会议。他坐在中间主位上,左手边分别是前将军董平,左将军韩武,右将军杨文。右手边是陈辰,王猛。众人中间的桌面上是朝阳县城的沙盘。

   李公公示意前将军董平先介绍一下目前敌我形势。董将军起身对着沙盘道:“目前贼寇约有六千人,在贼首张道爷带领下困守城中,在接连抵挡住我军几次攻城后,目前士气正盛。其手下有两大护法胡大海和杜老三皆是善战猛将”。

   董将军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军目前三万人将县城四面围住,兵法云十倍于敌可攻城,目前强攻县城兵力略显不足,但困死贼人只是时间问题,县城里的粮食最多只够贼人维持半年。”

   陈辰听到贼人还能坚持 半年不禁咋舌。城中还有不少无辜百姓,如果贼人抵抗到底的话,最先死的一定是百姓。况且斗米教就是以交米入教的方法骗人的,围困时间越长,百姓被骗入教的越多。这岂不是越打越多。

   这时候李公公对陈辰说道:“陈参军说说你昨天的计划吧”。

   陈辰走到沙盘前对众人道:“我的计划是引蛇出洞,由李公公和我守北门,韩武将军守东门,杨文将军守西门。南门外不放一兵一卒。诱使敌军从南门向浑河方向出逃,懂将军在县城至浑河沿线多处设伏。”

   众人听了沉默半晌,最后杨将军站起来对陈辰道:“我有一处不明,为何我军不固守四面,待敌弹尽粮绝那样才是稳超胜卷”。

   陈辰道:“杨将军所言确实是最稳妥的方法,但如果贼人能在城中坚持半年,也就是说我们同样要固守到明年五月,到时候即便胜了,我们得到的也是一座死城,人都饿死了城还有用么?到时候朝廷不怪罪我们就不错了。而且朝廷能否供给我们足够粮饷坚持到胜利这就得问李公公了。”

   众将一齐看向李公公,他知道粮饷只够月余,但不好说出。摇头道:“断不可等到明年,即使皇上不怪罪,我等怎对得起朝阳县黎民百姓,必要与贼寇速战速决”。

   众将一听李公公意思年底就要攻下县城,那就剩一个月时间了。可是强攻多次,没有效果,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诱敌出城与其决战。关键是他们肯出来么?

   韩将军道:“我们围住三面,留下南面,陈参军怎么断定那贼人定会乖乖就范,如果他们还是不肯出来呢?”

   陈辰神秘的笑了笑,答道:“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要与那张道爷斗斗法”。

   李公公征询众人意见,大家也没什别的方法,李公公也是累了,吩咐众人先按此计划去准备。军中大小事务暂由陈辰总领。

   陈辰见李公公将自己摘了个干净,正要推脱,李公公却疲惫向他摆摆手。他只好忍气吞声出了大帐,心中骂道:“方老头,李老头没一个好鸟,这两个糟老头子真是坏得很”。

   陈辰让弓箭手向城里放箭,每支箭上绑有信件,名为《告同胞书》。信件内容大体是:

   你们本是贫苦农人出身,因为灾害,疾病或被贪官污吏欺凌,又受到张道人一时蛊惑才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本官对即将投降的你们可既往不咎。

   想当兵的即刻收编,不搞歧视,一视同仁。想种地的,政府重新分配土地,且减免五年徭役。

   但是冥顽不灵的本官绝不姑息,城破之时必定将其挫骨扬灰,诛其九族,刨其祖坟。

   最后希望各位同胞早日归来。

   陈辰命令弓箭手每日,早中晚各向城内放箭一次。连续两日,却有十多名贼寇夜间翻过城墙来投。效果是有,但比陈辰预想的还差不少,看来还得加把火候。

   陈辰冥思苦想一整天,仍想不出什么法子来。他出了帐篷在军营散步,排解下多日来心中淤积的苦闷。不知不觉来到关押战俘和流民的营帐。

   守卫看见是参军陈辰,刚要上前敬礼。陈辰摆摆手示意其免礼。守卫一脸惊异,因为从未有军官来过。

   这时安置流民的营帐内传来一女子的歌声:

   炊烟袅袅兮,碧水环绕。

   遥望故乡兮,心归何处。

   美梦连连兮,亲人安在。

   离愁渐远兮,岁月静好。

   陈辰心中为之一振,他掀开帐帘,见一女子正在哄怀中孩子入睡,孩子顽皮地想要挣脱母亲。见陈辰进来,又胆怯地抱着妈妈的肩膀,歪着头看着他。

   陈辰蹲下身子,轻捏他的脸蛋道:“你叫什么名字?”

   稚嫩的声音怯生生回答道:“二宝儿”。

   “啊”陈辰笑着说道:“二宝好乖,二宝为什么会在这里啊,你爸爸呢?”

   小孩子用胖嘟嘟的小脏手指着对面的城墙说道:“爸爸在……”。

   女子赶紧用手捂住孩子的嘴,警惕地盯着陈辰。随后低声道:“小孩子,不懂事,请大人见谅”。

   陈辰毫不在意,笑着说道:“在城里也不用害怕,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说话间从腰间拿出一个拨浪鼓递到孩子手上。

   女子听见陈辰的话,不禁流下两行热泪。看着孩子高兴地玩着拨浪鼓,渐渐放松下来,不似刚才那般紧张了。

   陈辰对女子道:“我听刚才的歌声甚是好听,叫什么名字”。

   女子羞涩地说道:“不知道叫什么名,都是跟小时候跟老人学的楚歌”。

   陈辰若有所思的“哦”了声。问道“那你可还会别的楚歌么?”。

   孩子爽利地抢答到:“我娘会的楚歌可多着哩,唱上三天三夜也唱不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