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摊牌了,我是奥运冠军

第七十一章 六秒定律初实践

   第二天。

   何成君在广省队员到来前已经做完了热身活动。

   “慢跑20分钟。”

   “脚踝活动”

   “膝关节活动”

   “髋关节活动”

   “...”

   “这都是提升灵活性的拉伸,不仅能加快后肌伤势的恢复速度,等到痊愈,成绩还能再进一步。”

   其实他也有过怀疑,按照这样的计划真能恢复吗?

   因为按照省队的处理办法,受伤后需要静养三个月,期间不能进行多余的活动。

   而他的伤更严重,至少需要休息五个月,可现在才三个月,所以他很担心,提前的运动会不会再度加重伤势。

   可担心归担心,现在无路可走,不如按照计划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虽然这种恢复方式从没见过,但第六感告诉他,按照计划恢复应该很有用。

   再说,自己都快被排挤成边缘人物,陈远捞不到什么好处,没必要欺骗自己。

   “何成君,来这么早,挺积极啊,都热完身啦?”作为队长,陈远提前五分钟来到操场,发现何成君在拉伸,走过去问道。

   “没有,想睡睡不着,每天失眠,快一个月了。”看到陈远过来,何成君主动摘下墨镜,苦笑道。

   “嗯…”陈远点点头。

   他还挺理解的,这个年代的运动员,总是有不小的压力。

   何成君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下,或多或少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现象其实是华夏田径模仿苏式训练遗留的“历史弊端”。

   所以国外已经出现“运动心理学”等专业,去解决运动员的心理问题,未来还会出现专业的心理训练,但国内,还未见雏形。

   陈远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何成君,你这是心理负担太大了,我建议你找个时间,放两天假,好好享受下除了训练外的事情。”陈远笑着道:

   “你还有提升,别提前把自己压垮了。”

   “我...我还有提升?”何成君满脸不可置信,只希望伤势能好转就阿弥陀佛了。

   “对啊,跟着计划走,才知道有没有。”

   “嗯!”何成君重重的点头。

   ...

   处理完何成君的事情,陈远开始纠正其他人的技术。

   广省队的人技术环节都比较好,只需要纠正下细节,但是王晓虎和程文凯两个外省运动员,就有点头大了...

   “王晓虎,你的腿抬平,曹了,你没吃早饭吗?”

   “程文凯,哎呀,你这是什么动作,手臂外摆少一点。”

   陈远纠正了一上午,多少有点心累。

   现在各个省队的技术多少有点落后,王晓虎还好,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没有。

   所以陈远让他找找“六秒定律”的感觉。

   程文凯的问题就大了,预计这三个月训练,大半时间都要纠正技术。

   陈远做这些,是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想要改变整个华夏田径,难度无异于登天。

   但若加上身边这群人,便多了几分可能性。

   ...

   这才刚到4月份,广省气温已经很高了,所以黄强将王晓虎下午的训练场地更改到当地的室内体育馆。

   他还特意邀请自己的老师李勤到现场来“开个小灶”。

   “嗯,挺好的,王晓虎好几个细节都做得很好,看得出来,你这个教练在这方面费心了。”李勤满意地说道,

   “在北津队待那么久,进步不小,不错。”

   得到恩师的表扬,黄强心里和吃了蜜一样。

   但同时也有些疑惑,李勤口中的细节在哪啊,自己怎么不清楚王晓虎改过?

   难道晓虎在广省真有一个厉害的朋友?既然如此,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作为一个私教应该做的事情。”黄强谦虚地说道,但内心还是有点心虚。

   “想不到你小子还挺厉害的,以前上学时总觉得你不懂变通,如今一看,倒是我的目光短浅了,哈哈哈。”

   李勤是由衷为黄强感到高兴,哪个老师不希望徒弟能青出于蓝呢?

   两人聊天的时候,王晓虎已经到了下一个训练项目。

   三组三百米,这是他为了巩固上午的成果特意加的。

   “六秒左右,当自己速度达到最快再抬头,可以极大增强后程保持速度能力,形成一股二次爆发的力量。”

   上道前,王晓虎不停念叨六秒定律注意事项。

   “跑!”

   王晓虎冲了出去。

   一步,两步,三步。

   前四步很顺利。

   二十米,四十米,六十米。

   王晓虎估算着距离,缓慢抬头。

   “就是现在!”

   完全抬头的一瞬间,他感觉原本疲劳的肌肉似乎重新充满了活力。

   “成了!”

   在这一刻,王晓虎内心狂喜,他抓住了陈远说的感觉!

   场边的李勤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就连他一介教授都忍不住爆粗口表达自己的惊讶:

   “卧槽?”

   “这不是《六秒定律》吗?”

   “黄强怎么知道?”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