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98章 蒸蒸日上

   太史慈带着桓阶与那三十六蛮将客套了一番后,对他们说道:“吾等已经划拨好了四郡的无主之地,足够诸位带来的所有族人耕种,诸位尽管回去向首领复命吧。”

   那三十六名蛮将应命,但他们明显还有些迟疑,见状,一旁的桓阶拍了拍手,却见一群甲士搬着数十个木箱走来,箱子中装的自然都是宝玉,金箔,名器,还有名贵漆器。

   他开口说道:“诸位都是族内的重要将领,身有要事,劳役送至,已经算是功成,这些礼品乃是吾赠予各族首领之礼,烦劳诸位将其带回,并代为转告。

   待四个月后,我自会通知诸族首领,请他们派人来接各族的劳役回去,而那许诺的一半粮收,也会在秋收之后送往诸族,请诸首领尽管放心。”

   那些蛮将见到汉人的名贵物品后,无一不倍感新鲜,毕竟这些可都是他们平时可望而不及的宝贝,随后便都觉得吴侯部下如此安排,真地是对他们诚意十足。

   于是,诸蛮将纷纷领命拜辞离去。

   待他们走后,太史慈问道:“伯绪公,这点金银之物便足以糊弄那些蛮人吗?”

   桓阶摇了摇头道:“其实这些蛮将可能也不愿意来,只是碍于各自首领的命令,不得不走这一趟,我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他们便顺水推舟地回去了。”

   ……

   一夜过后,太史慈又派出人马打探,得知领着劳役前来的三十六名蛮将,大多都已携带赠礼、踏上了归途。

   但是还是有三名蛮将不肯走,竟然坚决留了下来,看样子是要与他们本族的劳役一同坚持到底了。

   桓阶有些惊讶道:“还剩三人,看来我还是小瞧了荆蛮,想不到还有见了汉族财宝不动心的蛮人,想来他们应该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这五名蛮将,很可能不好应付啊。”

   太史慈皱眉道:“真是不识好歹,伯绪公,不如我派人哄他们回去如何?”

   “算了吧。”桓阶认真的考虑了一会,摇头道:“眼下这个时节,若是强行将荆蛮派来的监督人赶走,回头恐会有损吴侯刚刚竖立的威信,毕竟賨布政策刚下,我们和诸蛮彼此关系融洽,别因为一些小事惹出不快。”

   随后,桓阶便吩咐郡署中人将那五名没有走的蛮将召了过来。

   半个多时辰后,那五个人便来到了郡署的厅堂中,再度向太史慈和桓阶见礼,与他们二次会面。

   太史慈来回认真的打量着几个人,将他们的样貌记在心中:“不知诸位如何称呼?”

   五名蛮族高层遂自荐道:

   “益阳的羊栈岑狼。”

   “湘人张汤。”

   “沅陵的相单疆。”

   “沅南的百里浠。”

   “五溪的沙摩柯。”

   太史慈和桓阶分别打量着五人,随后一齐看向了最后说话的那个年轻五溪蛮人。

   那自称是沙摩柯的蛮人身材高大,满面刚须,皮肤黝黑显结实,一双眼睛如同铜铃一般,他的脸上还没有长出胡须,看不出大概是多少岁,但估计最多也不过十又八九。

   片刻后,两人收回了目光,太史慈一脸严肃地问道:“诸位收了礼品,不回去转交于首领,反倒是留在这里不走,所为何事啊?”

   其余的几个人没有说话,却见沙摩柯当先站出来高声答道:“回将军的话,我等奉各自首领之令,带着两千人来助将军屯田,在没得到自家首领的命令前,是不能回去的。”

   桓阶闻言,面不改色道:“阁下言中之意,莫非是尔等奉了各自首领的命令,留下帮吴侯管理本族役夫?”

   沙摩柯闻言一愣,怎么说着说着,反倒是他成了孙策的属下了?

   仔细寻思了一番后,他发现若是自己留在此处管理本族役夫,那按照约定,好像他真就成了孙策的下属。

   想到这,性情耿直的他也不矫情,直接出言应道:“将军这般说倒也不为错,首领既然派我等前来,监督本族之人帮助将军屯田,那我等自然也是归吴侯部将调遣的。”

   听到这话,桓阶和太史慈相视一笑,然后轻松地安抚住了五人。

   ......

   华歆、顾雍、诸葛瑾三人上任后,迅速进行了一番整治,没过多久,整个荆南就彻底纳入了孙策的势力。

   眼下,孙策治下的地盘已经有了扬州的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丹阳郡,庐江郡,吴郡,九江郡,徐州的广陵郡,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以及桂阳郡,共计十三个郡、一百六十六个县。

   再加上孙策的一系列政策,整个势力俨然有着一副蒸蒸日上的趋势,法正,甘宁,鲁肃也在孙策的调令下,从地方到建业来与他见面。

   因为三人先前各自都有了功绩,孙策正式任命法正为扬武中郎将,鲁肃为典军中郎将,将原本徐琨的督军中郎将给了庞统,改任其为忠义将军,算是闲置了,以上三人日后与张昭、秦松等人同为谋主。

   至于甘宁,孙策与其见面之后,直白地表示出了自己对他的看重,然后任命其为横江中郎将兼长沙都尉,率部两千人,镇守罗县,守住洞庭湖水域。

   甘宁对此自是十分感激,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如今一来,孙策就任命他为中郎将,可谓十分客气且大方了,况且孙策本身就是个威名赫赫的名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甘宁虽然算不得是忠心之人,但还是很有气节的,他决定往后再不改投他人,全力助孙策平定天下。

   这一日,孙策如往常一般,带着众人处理着各郡上报的重要文书,庞统起身禀报道。

   “主公,长水县长兼司渔长史陆伯言来报,言其在外出视察时发现了一处可疑之地,其中的人还不少,他便向张靖海请求支援。

   经过一番斗争后,我军当场俘获了七千四百三十二人,其中有山越五千七百一十二人,宗族兵一千七百二十人。

   除了这些俘虏外,竟然还发现了大量的百姓,经过统计后,共有民九万四千余人,其中壮丁足足有约三万两千人。”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