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20章 临湘入手

   临湘城外孙策军与刘磐军的大战,自然被城内的张怿,桓阶等人全程看在眼里。

   桓阶在发现“孙”字军旗后,便知道是江东军来了,于是便建议张怿下令、让城中所有人马都出城,与江东军里外夹击刘磐军,可在不少城中豪强家主的强烈反对下,只好无奈作罢。

   桓氏在临湘并不是一家独大,有两家的家势与其相差无几,更何况还有另外一些豪强也不支持。

   桓阶也能猜到那些人有如此反应的原因,无非是孙策在江东对地方士族豪强太狠了,稍有不听话的,都直接杀了,临湘这些豪强也担心自己的小命会不保。

   对此,桓阶只是心中笑笑,孙策当初想在短时间内掌控江东全局,这一举动势必惹得不少江东士族豪强不满,孙策对他们采取强硬手段,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过于激进,但不得不说,效果却是极佳的。

   在江东地区,这些豪强士族无不畏惧孙策的铁血手段,无不臣服于他的强大威望之下,而这也正是孙策所想要的,只有震慑住这些豪强士族,他才能真正掌控江东大局。

   可是眼下城内这些人肯定是没实力明面上反抗孙策的,却又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只能采取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

   莫非以为没有他们帮助,孙策就赢不下这场战斗的胜利不成?

   临湘城守到现在,已经没有再长时间坚持的能力了,不趁着此时出一份力,博取孙策的好感,之后再想投靠孙策,可没有当下这么容易了。

   但事到临头,桓阶可不想给孙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带人出城。

   不过桓阶也明白,想要真正投靠孙策,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决心,还需要能打动这些豪强士族。毕竟他们都是人精,如果桓阶只是空口说白话,恐怕他们也不会轻易相信桓阶。

   想到这里,桓阶便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我听说孙将军在江东的作为,也是深得人心,这才让我更加坚定了投奔孙将军的决心。”

   桓阶的话刚说完,就看到一个家世与桓氏差不多的豪强家主说道:“伯绪所说的话大家也都听到了,你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你可知孙将军在江东的手段是多么的狠辣?”

   桓阶微微一笑,“我自然知道孙将军的手段狠辣,但我也相信孙将军的为人和能力。他能够将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必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而且我也听闻孙将军待人真诚,对待我们这些外人也是一视同仁。”

   桓阶的话让这个豪强家伙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思考方才之,其他的人也都没有开口说话,似乎都在等着这个豪强家主的表态。

   片刻之后,这个豪强家主开口说道:“伯绪所说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我们这些豪强士族也都清楚孙将军的为人和能力,他能够将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也说明他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他也待人真诚,对待我们这些外人也是一视同仁。”

   随着这个士族豪强的开口表态,其他人也相继点头表示同意。在他们看来,如果孙策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又怎么可能将江东治理得这么好?

   虽然另外一家家势与桓氏差不多的豪强仍固执己见地表示不同意出城,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同意的情况下,他的意见自然是无效的。

   至于张怿,如今的他在城内众豪强的心中,已经成了一个无用之人,毕竟孙策占据长沙郡后,为了防止其再次掀起叛乱,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张怿留在这里才是。

   还有桓阶命自家仆人好好照顾张怿,这倒不是他想不到张怿的下场,而是要向孙策证明他的人格。

   张怿是前任长沙太守张羡之子,父子两人都对自己颇为敬重,若是他为了投靠孙策,就对张怿不管不顾,那也太不近人情了,这样的属下,任谁也不敢信任和重用啊!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也是十分艰巨的,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在这时为了讨好孙策,提前送张怿上路。

   桓阶可以肯定,要是真发生了这种事,之后的史官大概率会归咎于他的身上,所以照顾张怿的任务就不得不格外的小心。

   张怿身死事小,若是真有这般记载,他桓阶就要遗臭千年了,甚至还会影响到长沙桓氏的名声,想想就可怖。

   思来想去,桓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仆人。

   仆人名叫阿通,是桓阶的贴身侍从,从小就跟在他身边,忠心耿耿,办事能力也是极强。

   桓阶把阿通叫到身边,将照顾张怿的任务交给他,还把主公孙策的好意一并告诉他,顺便给张怿的评价:“他虽然有些贪生怕死,却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也并非一无是处,但在现今的天下局势中,他是难以立足的。

   张羡往日里待吾家不薄,如今其子可能即将落难,吾定要帮上一帮,汝须得带人守护好,毋要让人取了他的性命。”

   听完家主的吩咐之后,阿通十分郑重地领命而去。

   张怿被带回了临湘城中的郡守府内,阿通则是带人过去,亲自照料张怿的生活起居,他本身就十分会照顾人,所以张怿与他的相处倒也算和谐。

   安排阿通管好张怿的事后,桓阶便命人打开了城门,带着人马出城、与孙策和周瑜一起三面攻击刘磐军。

   桓阶与孙策、周瑜形成了三面合围的局势,共同围剿刘磐军,他们各自的军队配合默契,攻守有序。

   桓阶深知此次战斗的重要性,他凝神聚气,用尽浑身解数指挥着人马作战,他不断鼓舞士气,强调着他们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家人和亲朋好友而战。

   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斗志昂扬,奋勇杀敌,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你来我往,攻防转换迅速。

   由于孙策利用地形优势,指挥军队不断变换战术,时而突击,时而防守,时而迂回包抄,所以刘磐不得不重点关注他这边的动向。

   就在这时,孙策和周瑜分别带领自己的军队从两侧包抄过去,与桓阶等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瞬间令刘磐军陷入了绝境。

   刘磐部下的士卒原本还在拼死杀出重围,但见此也纷纷惊慌失措,开始不顾命令,四处逃散。

   孙策见状,立即下令追击。他命庐江精甲队冲在最前面,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在他们的追击下,刘磐军的溃败之势愈发明显,不过半个时辰,便已大败。

   好在其身边有着一支忠心耿耿的护卫,拼死将其送出了包围圈,才使他得以逃出升天。

   可孙策怎么能眼见着刘磐跑了,他立即就带人追了上去,争取将这个刘表的从子直接擒下。

   待孙策成功回来后,立马就有城内豪强上前恭维起来。

   “将军为人豪爽大气、光明磊落、待人真诚、有情有义、不拘小节、不念旧恶、善于用人、赏罚分明。”

   “何止啊,将军还对待百姓仁慈爱抚、善于纳谏、威而不猛、心胸开阔、志向远大等都是人所共知的……”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