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52章 船厂

   “六叔,可还认得你从子否?”寇封缓缓蹲下身子,手中染血的剑并没有收起,他捏着寇老六的头,将他的脑袋缓缓抬起来。

   寇老六闻声一看,顿时瞳孔一缩,惊愕不已,这根本不可能啊,来人竟然是寇封那个贱种。

   心里这么骂着,面上可一点不敢表现出来,寇老六趴在地上,拉着寇封的裤脚哭喊道:“从侄,从侄啊~六叔错了,你就饶了六叔一命吧!”

   那模样,鼻涕眼泪,一把把的,看起来,真是可怜的很呢。

   然而寇封,并不为所动,他淡淡地说道:“六叔,当初你造反杀我父亲之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说罢,他便将手中的利剑,插进了寇老六的心口,看着仇人死在自己面前,他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眼角不由得流下了两行清泪。

   ......

   另一边,孙策在得知此番寇封的表现后,他颇为满意,尤其是当其一路长途跋涉后提着头颅来见他时,身上的血迹竟然还在,整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一股子彪悍的气息,这点在这个年纪很少有。

   “你可有表字?”孙策看着在他面前单膝跪下的寇封问道。

   见寇封摇了摇头,他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刘泌,笑着说道:“如此,我便越俎代庖,为你取个字吧,子戍如何?”

   刘泌闻言,心中大喜过望,赶忙提醒寇封道:“封儿,还不快多谢将军赐字?”

   寇封也不是傻子,赶忙抱拳应道:“多谢将军赐字!”

   想了想,孙策问道:“你可愿意,入军伍之中,博一个功名出来?”

   经过之前的杀戮后,寇封感觉自己似乎本就应该在战场上厮杀,所以他毫不迟疑的说道:“封愿随将军,效力军中!”

   孙策闻言,哈哈大笑,然后对孙河说道:“伯海,这小子是个好苗子,你好好带带他,暂且在亲卫营听命!”

   孙河听了,自然是拱手领命,随即便再一次在心中暗叹这小子的好运气,不过话又说回来,好运气的又何尝只有寇封一人呢?

   想当初,如今孙策军中的许多年轻将校不都是被孙策一眼相中,并委以重任的吗?就说他孙河,不也是孙策一句话,将亲卫营交给了他和徐琨统领吗?

   战时,他们追随孙策冲锋陷阵,平时,则为孙策出行护卫。

   如今的整个亲卫营,就是孙策的随军学堂,孙策往日里一有空闲,便会教亲卫武艺兵法,长此以往,亲卫营中的一个普通士卒,在军中再不济也能担当起屯长的职务,而不少人,即使做一军侯也无问题,而江东各郡过去的司马,也是优先从亲卫营中选调充任。

   事实上,孙策正是通过这种手段,加强自己对治下的控制力,将年少的寇封安排进亲卫营中,显然是对其十分看重,打算亲自教导,这是多少人所求之不得的好事。

   寇氏的事了,孙策并未立即带兵前往长沙,而是和刘泌进行了谈话,从其口中得到了不少有关长沙郡的情况。

   毕竟刘泌乃是长沙郡中的地头蛇,有些情况,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而有了刘泌的配合,孙策自然是有了不少更深入的了解。

   一番交流下来,孙策倒是感觉刘泌此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倒是见解不浅,这就是士族豪门的优势,他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深入的认识。

   ......

   寇封之事解决后,孙策闲暇了几日、陪伴顾曼和大乔,然后再次踏上了巡视治下发展的道路。

   会稽郡鄮县,这里有着原先孙策治下最大的战船制造基地。

   看着规模不小的连续十五座船台,孙策的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这十五座船台,每座每年可以生产四艘福船,一年鄮县船厂就可以生产出六十艘福船。

   蒲成自帮助周瑜拿下霍峻的那场大战之后,就回到了船厂,如今正在研制一种新式的海船,说是研制,不如说是改进更合适。

   前不久曾经有一艘交州海船来过,这艘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与福船宽大的结构不同,广船的结构更加紧窄,当然,广船要比福船更加坚固。

   问题在于,广船的内部主梁横梁都是用珍贵的铁力木制作,而这种木材孙策治下各郡是都没有的。据蒲成所知,铁力木只有交州出产。

   蒲成用两艘福船交换了那一艘广船,此时这艘广船正停泊在船厂的港口处,孙策在蒲成的指引下,看着这艘长达三十米的广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据说广船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后定型于元明时期,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除了有福船船型外,就有一部分就是广船船型。

   可遗憾的是,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名人对广船进行评述,但往往所言极简。各个朝代的记述也极其有限,必须要从各种其它史书中寻找,所以对广船历史的研究及其缺乏。

   如果蒲成能够想出别的办法造出广船,孙策肯定会很开心,否则的话,他也只有吞并交州之后,再想办法了。

   “永宁县的船厂怎么样了?”孙策开口问道。

   蒲成听后开口答道:“回禀主公,永宁县的船厂已经建好了四座船台。”

   孙策点点头,很是满意,永宁即使后世的泉州,又称东瓯,《汉书》中有过记载:“北去辽宁,南及交趾,贡献转运,皆从东瓯,东冶”,这说的就是会稽郡的永宁县和临海郡的东冶县。

   为了更好的控制会稽郡南部,永宁县将会成为东吴水军的一个新驻地。

   自鄮县乘船出发,孙策一行,历时半月方至章安县,又历时半月,终至永宁县。

   在永宁县停留了一日,视察了永宁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船厂后,孙策一行乘坐二十艘福船沿近海南行,往临海郡而去。

   临海郡面积广大,范围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整个福建省,然而,整个临海郡只有区区四县,这四县人口总共不过二三十万,约有四万多户的样子,而且这二三十万人口中,还不仅仅是只有汉人,除了汉人之外,还有十余万山越降民。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