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124章 太失望了

   做出决定后,文聘和不到两百名亲卫一齐在城中等待着孙策军的到来,准备进行最后的殊死一搏。

   城破之后,孙策带领部众进城,很快便对上了这支人马,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还是那话,到了眼下还不愿投降的,也不可能投降了,于是他直接下令麾下士卒和他一起横推过去。

   孙策手持长枪,带头朝着文聘等人杀去。

   文聘此时也通过旗帜,认出了来者是大名鼎鼎的吴侯孙策,见其亲自带人向自己冲杀而来,立即就让众人打起精神来。

   他们这些人先前虽然没被烧到,可到底被烟熏火烤了那么长时间,缺氧和脱水已经让他们几近失去了战斗能力,再加上文聘本就不是勇将,怎么可能会是孙策所率亲卫的对手?

   几个回合下来,文聘等人便显现了败势,被以逸待劳,状态完好的孙策等人堪称是随意屠杀,可文聘等人依然在死战,没有一个后退者。

   等到身边只剩下十来个亲卫时,文聘忽然仰天大笑了起来,随即大喊一声“某也来陪你们”,便以手中之剑自刎,其余亲卫见了,也是纷纷跟着自刎。

   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孙策,不由发自内心地惋惜道:“可惜了,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子啊!”

   此刻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本来他想着文聘虽然才能出众,但历史上日后能跟着刘琮投靠曹操,自然也能投靠他的想法,所以一直抱着将其收归麾下的打算。

   没想到文聘最后竟然宁死也不从,这还是孙策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遇到如此赴死的武将,也由不得他会感慨。

   想了想,孙策开口说道:“传令,厚葬文聘等人,并找匠人立碑赞扬其战至身死的壮烈事迹。”

   夷陵城剩余的事情,孙策已经不想去管了,剩下的几个县他也决定交给麾下众将去攻取了,嘱咐了几句之后,他带着周泰率领的亲卫,往江夏郡而去。

   孙策计划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建立三座城池,分别为武昌,汉口,还有汉阳,统称为江汉三镇,之后只需屯兵于此三镇,便可完全扼守这一水军战略要地。

   历史上的武昌是由孙权命人在江夏山东北,以土石建筑而成的夏口城,如今尚未筑城,所在之地归属沙羡境内。

   眼下自然得由孙策命人筑造,不仅是一座城池,他打算将鄂县一带也囊括其中,建造一个和建业类似规模的大城。

   等武昌建好后,孙策肯定是会在建业和武昌间轮换处理政务的,这既是为了方便更好地对新下的荆州诸郡进行统治,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削弱江东世家的影响力。

   随着孙策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江东士族的影响力会不断地削弱,与此同时,孙策手下也会增添更多的官吏和人才,这些人才的不断到来,将会稀释江东士族在他手下重要官职的占比。

   这一点,当初淮南士族加入后便初见端倪,如今再加上势力更大的荆州士族,想必会有很大的变化,孙策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

   当孙策到达沙羡黄鹄山北侧的时候,看见来往的无数商会船只,他觉得此地早就应该建立一座城池了。

   至于武昌的新吴侯府,孙策是不打算建了,江夏山上有一座堡垒,乃是江夏黄氏剩余族人为了感谢他不赶尽杀绝而献,其规模宏大,又较为精美,完全够做他的府邸了。

   当日,孙策便率周泰等亲卫进了这未来的武昌府邸,并派人将其中黄氏准备好的侍女仆人全部遣散,说到底,他还是有心不信任被他整到这么惨的黄氏。

   黄氏的人被遣散后,堡垒内显得有些空旷,好在有周泰等亲卫,也不至于让孙策感到瘆人。

   过了几日,收到了孙策调令的步骘,以最快的速度招募到了一群有着建设经验之人,随后带着他们朝武昌赶来。

   与攻城的简单粗暴不同,战后的一系列工作有些琐碎和麻烦,孙策并不喜欢处理这些事务,但这些却都是必须要开始做起来的。

   毕竟要想将荆州完全纳入他的统治之下,仅仅是军事上的占领是完全不足的,还需要进行各种政治工作,例如安抚当地百姓。

   所谓的安抚,即治疗战争创伤,比如修筑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城池,以及将占领区内还留存的士族豪强大部分都给拉拢到孙策阵营中来。

   当初孙策在治理江东内政时,就给了当地士族豪强不少优待,比如明面上将江东商会交给世族之人掌管等,荆州各郡日后也同样会如此。

   在江夏郡内,黄氏长期一家独大,或多或少会打压郡内的其他士族和豪强,自然容易引得了众多家族的不满。

   因此,当初黄祖一家灭亡后,其中不少人就开始明里暗里地向孙策送礼,如今荆州战事明朗之后,更是几乎所有郡内的士族和豪强都派了人来向孙策示好。

   这不,孙策才到没几日,府内内便已经堆满了这些人送来的各种物品嘛,光是品相上等的马匹,就有四五匹在马厩里。

   要知道,上等品相的马在荆州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啊,每一匹都得花费一番功夫和心思。

   除此之外,各种金银珠玉,奇特少见之物也是数不胜数。

   而孙策自然也是投桃报李,举荐了其中一些人族中的子弟,这些人可以选择进江东书院,也可以选择直接到各县中任基层职位。

   渐渐地,周围郡县的士族豪强听说了这个消息,也纷纷马不停蹄地赶来拜见。

   ……

   当孙策每日忙碌着接待各方士族之时,襄阳城内众人的脸上却是阴云密布,在当阳被伏击兵败的蔡瑁,以及早先在随县水道被黄盖击败的水军统领张允相继回到了城内。

   相比于蔡瑁带着百余骑归来,仍然还有着近两千水军的张允似乎输得没有那么难看,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半躺在坐塌上的刘表顾不得自身姿态,他对比了一下两人面对的敌人,蔡瑁那边可是遇到了孙策亲自带兵埋伏啊,战败尚且可以理解。

   可张允率领的水军,不管是士卒,还是战船,以及船上的武器装备,那可都是刘表投入了巨大心血、花费了无数人力和物力才打造出来的啊。

   况且刘表给张允的命令也不是歼灭敌方水军,而是见机支援章陵的蒯越,结果这个蠢货,非但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援,还败得只剩数艘战船和近两千水军士卒了。

   这让刘表如何不怒?本就两度晕厥的他,差点就被气得第三次晕厥,可不管怎么样,眼下他也不好直接处死这两人,毕竟剩下的人他都不敢用。

   不过,两人不可能就这样蒙混过关,自从他们回到襄阳之后,就被压根不想见到他们的刘表下令在家面壁思过,一直到了文聘在夷陵兵败战死的消息传回襄阳后,刘表终于派人来传唤两人去府上。

   收到传唤的蔡瑁和张允虽然忧心忡忡,却也不得不尽快朝着州牧府内赶去。

   大堂之上,刘表高坐,左右文武分立两侧,蔡瑁和张允皆是主动跪于堂下,似乎想以此向刘表请罪。

   刘表身居高位多年,自视早已练得喜怒不形于色,但从孙策第一次进攻他荆州之地以来,他已经不知道失态过多少此次了,到了现在,他甚至感觉自己都有些麻木了。

   所以面对跪着请罪的两人,他没有表现得怒发冲冠,而是嗓音嘶哑地沉声问道:“尔等可知罪?”

   蔡瑁和张允听了,连忙叩头,并言已然知罪,看到他们这样的表现,刘表还是没忍住呵斥道:“你们真是太让老夫失望了!”

   刘琦和刘琮此时也都在场,听到其父的呵斥,尽然同时被吓得身躯一抖,当然,他们不是畏惧,而是担忧,刘琦担心着张允,刘琮担心着蔡瑁。

   不过两人的担忧做了无用功,刘表在呵斥一句后顿了许久,然后看向一旁的别驾刘先,问道:“始宗,你觉得该如何治这两人之罪?”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