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第102章 抵达庐江

   宴会上,一名校尉喝下不少酒水后,看着涂允悄声说道:“纪平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啊,比我都要快活,看来拦路打劫果然是个好买卖。”

   实际上,涂允在李术的手下一直都只是担任一些闲职,有时还不如各个从事手下的书吏事务多,不过这倒不是李术不信任他,正因为是亲信,才会带在身边,等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才会让其出手。

   眼下,李术对涂允的表现还算是满意的,不过没有人知道,李术到底清不清楚涂允派人拦路抢劫的事情。

   很快,孙策一行人到了舒县,收到城门当值守卫禀报的李术先是一愣,随后立马往城外赶去,而孙策此时已经到了城门口。

   对于李术,孙策还是有几点疑惑的,《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中记载:“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这一任命其实是不符合其往日对于郡太守任命的。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中记载:“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阳朱治为吴郡太守。”

   由此可见,孙策任命一郡太守的标准,向来是亲戚优先,其次是嫡系旧部优先,李术不是孙策的亲戚,也不是孙坚的旧部,显然这样的任用是不合常理的,这完全与孙策用人的惯例不符。

   曾经有人认为李术被任命为庐江郡太守,是权力妥协的结果,历史上的孙策攻打庐江时,杀掉了庐江太守陆康,这一举动使得江东士族人心惶惶,而陆康在庐江素有民望,因而孙策几乎得罪了庐江的各个阶层,可是孙策不认为前身会做出这样的妥协。

   孙策在历史上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骄狂,怎么可能会妥协,无论是杀高岱、还是杀于吉时,他何曾手软过?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术本身就是孙策的嫡系,再加上李术曾经在孙策的指示下截杀了曹操派出的扬州刺史严象,所以李术应该是历史上孙策的嫡系,起码是可以信任的人,要不然孙策也不会派他去干这种事。

   关于这点,来到这个时代后,孙策就通过脑海中的记忆证实了,不过李术对孙策的推崇,可能也是出于他对如战神一般的孙策骄狂的认同,于是他便有样学样。

   在孙策死后,李术不仅不听从孙权的命令,还公然宣传:“有德见归,无德见叛”,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这分明是在说孙权无德,所以他才不听命令。

   孙权即位之后,第一个拿李术开刀,很有可能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

   ……

   当孙策一行人抵达舒县时,刚刚收到消息的李术,还没来得及带人赶到城门处,不过虽然他们没有来迎接孙策等人,但周瑜的从父周尚、和以其为首的舒县周氏族人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舒县作为庐江郡郡治,百姓数量也是各县中最多的,足足有着万余户人口,且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舒县的城墙也算是比较高大了,其夯土层外包着一层青砖。

   这并不是孙策第一次来舒县,当初孙坚征战在外时,孙策曾经和母亲还有弟弟们在舒县小住过一段时间,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孙策与周瑜有了总角之好,所以他对舒县还算熟悉。

   舒县周氏是庐江郡内士族中的地位是超然的,毫不夸张地说,其在整个东汉王朝内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士族。

   周瑜的从祖父周景,曾官至司空、太尉,后被追封为安阳乡侯,周瑜的从父周忠,也曾官至太尉,周瑜的从父周尚,曾经官至丹阳太守,周瑜的父亲周异,也官至洛阳令,如今还在刘协的朝廷中任职,也就是在许昌。

   说起来在孙策拿下广陵和九江两郡后,曹操为了防范他率军攻袭许昌,所以加大了汝南郡的防守力量,由夏侯惇和夏侯渊各自率领一万兵马前来助力。

   从周瑜家族成员的履历就可以看出,庐江周氏绝对是大世家,江东的那些大世家与其相比,便宛如孩童和成人的区别,毫不客气地说,凭庐江周氏三世两太尉,累世两千石的门楣,完全称得上是豪门士族了。

   如今在舒县主持周氏家务,正是在孙策比较熟悉的前丹阳太守周尚,孙策老远就看见有人迎了过来,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李术提前得知消息、率众在此等待,可等距离稍微近了一些后,他才发现不是。

   他略一思索,便明白来人定然是周氏子弟了,其实这也实属正常,因为周瑜的原因,整个庐江周氏基本已经和孙策完全绑在一起了,尤其是庐江郡已经归入了孙策治下,过去碍于诸多原因而不能出仕的周氏家族子弟,现在都有了心思。

   距离拉近后,孙策便见到对方为首的是一位鬓角微白的文士,此人正是周尚,而见到周尚这位对他和周瑜颇有照顾的长辈后,孙策也不好托大,当即跳下马向其走去。

   “拜见吴侯。”周尚拱手行礼道,在他的带领下,一众前来迎接的周氏子弟纷纷向孙策躬身行礼。

   孙策没有去管其他周氏子弟,上前扶着周尚的手,笑道:“叔父既是公瑾的叔父,也是我的叔父,所以不必多礼。”

   周尚也是洒脱之人,听到孙策的话后,他哈哈一笑,顺着往下亲切地说道:“伯符还是老样子,还是满身的英雄气。

   孙策嘿嘿一笑道:“叔父此言谬赞了,英雄之名策可不敢当。”

   周尚闻言也是一笑,却不接口这话,孙策说出来是自谦,可他要是去插上一嘴,那可就有些倚老卖老的意味了,久历宦海周尚已然快成人精了,自然懂得说话的分寸。”

   虽然眼下孙策和周氏关系良好,可毕竟是他是主公,上下还是要有别的,而且从中原和北方的局势,和孙策麾下势力如今的发展局势来看,可能要不了多久,其就要成为治下横跨扬州,荆州,交州,徐州和益州的一方霸主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