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都当赘婿了,还要什么脸

第37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众人循声望去,看到说话的是个身材有些走样的中年人。

   从中年人身上的穿着不难看出,他家中颇有资产,跟其他的穷酸书生还是有些不同的。

   紧接着,在所有人注视下,中年人走上擂台,高傲的掏出来银票,朝着江逸风扔过去。

   江逸风看着飘落的银票,也不嫌弃,弯腰将其捡起来。

   “你先开始吧!”

   “好!”

   中年读书人也不客气,“我自幼便熟读圣贤书……”

   “自幼?”

   “都快当爷爷的人了,这么多年没考上功名,还好意思说自幼熟读圣贤书?”

   江逸风自言自语道。

   只不过,他自言自语的声音有些大,所有人都听到了。

   “……”

   瞬间,中年读书人尴尬起来。

   “呃……”

   江逸风连忙道歉,“对不起,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你别介意,请继续。”

   “我……我……”

   中年读书人憋了好久,才继续道:“我读书是为了继承圣贤的遗志,为天下人谋福利,而你竟然改革了科举制度,谁花的钱多,谁就能当状元,这有辱圣贤。”

   “你能说出继承圣贤遗志,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样的话,我特别欣慰,只是……”

   江逸风停顿一下,不解看向中年读书人,“只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跟科举有什么关系呢?”

   中年读书人反驳:“当然有关系,我不参加科举如何当官,不当官如何为天下人谋福利?”

   “当官是当官,谋福利是谋福利,两者没有必然关系。”江逸风摇头道:“难道那些商人摆个施粥的摊子,每天施粥给穷人,不算为天下人谋福利吗?”

   “……”

   中年读书人一时语塞。

   江逸风继续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口口声声为天下人谋福利,实则没有一个按照圣贤的言论去做。”

   “那……那也要比你好,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低贱商人。”

   “比我好?”

   江逸风冷笑一声,“我在洛邑的时候,先是收留了五千人的豫州灾民,而后研制出来了燃烧没有毒的石炭,让整个九江郡大量百姓不至于被冻死,你确定比我好?”

   “我从苏城来洛邑的途中,收编了几千人的山贼,现在更是发展到了几万人,避免大量过路百姓被打劫,你确定比我好?”

   “我来洛邑之前,洛邑遍地都是乞丐,现在你们再看看,街道上有多少乞丐,我给了他们工作,让他们吃饱肚子,你确定比我好?”

   “我在洛邑建造大量工坊,招募大量工人,还购买大量土地分给流民,为了大周的稳定做出卓越贡献,你确定比我好?”

   中年读书人听着江逸风的话,只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气势上被江逸风完全压制住,脚下更是不受控制后退一步。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江逸风拯救的人,比现场所有人都要多。

   甚至于,比现场读书人拯救人的总数都要多。

   因此,最有资格说为天下人谋福利的是江逸风。

   “哼!”

   江逸风冷哼一声,“你说自己是为了天下人谋福利,实则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你们看重的不是科举,而是考取科举后能够升官发财,让你这样的人考取功名,只会害了天下百姓。”

   江逸风的话揭开了中年读书人最后的遮羞布。

   不对!

   准确来说,是揭开了现场所有读书人的遮羞布。

   因为绝大部分读书人内心,都是想着如何巴结权贵,如何能够考取功名,如何当官……却没人考虑如何为天下人谋福利。

   想都没有想过。

   一时间,那些还要点脸的读书人,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我再问你。”

   江逸风看向低着头的中年读书人,“你觉得正常科举,自己有几成把握能够考取功名?”

   “这……”

   中年读书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虽然他每次的科举考试,都觉得自己能当选,但事实情况是,他每年都落榜,都已经习惯了。

   这一次的科举,他还是一如既往有信心,只是结果仿佛已经注定。

   “别吞吞吐吐了,我来告诉你,你今年依然考不上。”江逸风瞥了眼自不量力的中年读书人,“不出意外的话,你这辈子都没希望。”

   老天爷!

   让我去死吧!

   中年读书人听着江逸风的话,有种自我了断的冲动。

   这时,江逸风微笑道:“按照正常的科举制度,你这辈子都别想考取功名,可能性就是零,不过若是按照新的科举制度,一些不那么好的位置,或许还能争取一下,你他娘这是赚大了啊!”

   “嗯?”

   原本低着头的中年读书人,突然愣了一下,眼睛中慢慢升起两道精芒。

   对啊!

   我本来一点中举的可能都没有,现在有可能了,我这是赚了。

   想明白了这点,中年读书人朝着江逸风行礼,“多谢江公子,我明白了。”

   说完,他便跑了下去,消失在人群中。

   “……”

   “……”

   “……”

   看到这一幕,很多读书人都愣住了,开始思考起来。

   “现场应该有来自九江郡的读书人吧?”江逸风继续道:“据我所知,九江郡已经好几年没人考取功名了,现在新的制度出来,九江郡的读书人是不是就有机会了?”

   九江郡以及那些好几次科举都没人中举的郡的读书人,眼睛也都亮了起来。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各大家族把持科举的缘故,大周三十六郡的绝大部分郡,都是多年无人中举。

   问题是,他们当中有很多读书人家中有银子,例如赵丙方家里,银子何止百万两,正常情况下绝无可能考取功名。

   但若是花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任凭你说破了天,我还是反对。”

   一个身上穿着打补丁衣服的读书人,大声道:“对于那些有钱的读书人来说,这的确是多了机会,但同时剥夺了穷人的机会。”

   “没有啊!”

   江逸风摊开双手,解释道:“新的科举制度是考试加花钱,考试和花钱各一百分,那些熟读圣贤书的人,可以多拿点考试的分,有钱的可以多拿点花钱的分,都是中间档次的人,那就两边都那份,最后看总分,所以说并未剥夺你的机会。”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他清楚,穷人几乎是没机会的。

   这有点类似灯塔国的推荐信,有些家世好的,推荐信一大把,成绩好不好无所谓。

   然而那些读书好的,很难拿到足够分量的推荐信,想上好大学困难重重。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