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176章 臣摊牌了,臣之策就是在卖国!

   回想起灭韩之战的全部流程,赵王偃认同颔首:“李将军所言有理!”

   人都是先入为主的动物。

   在知道嬴政和嬴成蟜配合着用声东击西的办法灭掉了韩国之后,赵王偃下意识的就认为嬴氏兄弟很可能再用类似的计谋。

   郭开也认同颔首:“臣亦认同秦王与秦长安君皆是狡诈恶徒。”

   “声东击西之策,不得不防!”

   “但李将军焉知李将军的想法未曾被秦王所料?”

   “或许正是因为猜到了李将军会担忧秦国声东击西,进而劝谏王上少派兵丁援助魏国。”

   “秦王方才胆敢发兵伐魏!”

   李牧无言以对。

   本将知道秦王之谋所以谏言不救援魏国。

   秦王知道本将知道秦王之谋所以攻打魏国。

   你丫在这儿套娃呢啊!

   这怎么回答?

   取得了场面上的胜利后,郭开正声开口:“臣即便知道秦王政与长安君皆是狡诈恶徒亦未曾言说,便是因为若深究此事,便将会陷入如李将军一般的两难无解。”

   “但臣明白一件事,若秦攻魏,我大赵会救援魏国。”

   “但若秦攻赵,魏国不会愿意救援赵国。”

   “故而无论秦国是否是声东击西,我大赵都要做出秦国就是要全力进攻魏国的姿态。”

   “在保邯郸不失的前提下囤积重兵于魏国,并于魏国兴兵向秦国颍川郡发起进攻,迫使秦国将颍川郡和魏国作为战场。”

   “以此彻底将魏国拉入战局!”

   “此乃我大赵应行之阳谋!”

   面对郭开逻辑闭环的谏言,李牧不知道该从何处破局,只能拱手上谏:“末将谏,即便救援魏国也不当发如此之多的兵马,保全我大赵疆土方才是重中之重!”

   李牧不会说话,但李牧的这一句话却说到了赵王偃的心坎上。

   未来的事太远,谁都想不到。

   但眼皮子底下的事却是能看得见的。

   保住当下的疆域才是赵王偃首先需要达成的目标。

   至于赵国未来的困局?

   完全可以寄托于后代的智慧嘛!

   略略沉吟间,赵王偃沉声开口:“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看着起身离去的赵王偃,李牧高声谏言:“王上!”

   然而李牧话还没说出口,扈辄便抓住了李牧的胳膊,摇了摇头:“到此为止吧。”

   “若是再谏,难免惹恼了王上。”

   李牧断声道:“但郭相之谏太过荒谬!”

   “王上理应当即驳斥,怎能再将此事搁置后议?”

   看着李牧这怒气冲冲的模样,扈辄轻声一叹:“你在沙场之上沉着冷静,可怎的回朝多年却反倒是越发暴躁了?”

   “敢言上谏,将我等所思告知王上是正理。”

   “但君是君,臣是臣,君意已定,我等身为臣子如何能强迫君上变更心意?”

   “上谏一次便已是忠诚,无论最终王上如何下令,我等皆尊王令行事就是。”

   扈辄这一番话说的掏心掏肺。

   沙场之上的李牧冷静、睿智、果敢,是敌人的噩梦。

   但朝堂之上的李牧却过于火爆,甚至曾在大殿之上怒斥赵王偃为什么要找个娼女做王后。

   王上换王后这事儿跟咱们武将有什么关系?

   别说王上找了个娼女做王后了,就算王上找了个七旬老头做王后又如何!

   有你我置喙的余地吗?

   扈辄能看出李牧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实在不愿如此大才折于朝堂!

   李牧恨声道:“只因末将看不惯这朝堂!”

   “既然看不惯,末将就要说!”

   扈辄怒斥:“那些话是你该说的吗!”

   李牧抬头看向扈辄:“正因为朝中无人说话,所以边关的将士们才那么苦,所以我大赵才日渐衰落。”

   “末将若驻于北疆,便为我大赵戎守国门。”

   “既然末将现在立足于朝堂,便当鸣尽不平之事!”

   李牧心中是带着对朝堂诸公的恨的。

   李牧更不愿成为如朝中诸公那样的应声虫!

   扈辄沉声而喝:“那你必将步信平君(廉颇)之后尘!”

   为了大赵的未来而赌上自己的荣华富贵?

   别逗了!

   自从廉颇被罢将,大赵就没有那么傻的将军了!

   李牧咧嘴而笑:“若能成为如信平君一般的人物,末将三生有幸!”

   看着李牧脸上的笑容,扈辄猛然摇头:“无可救药!”

   一甩大袖,扈辄阔步离开朝堂。

   李牧转身朗声发问:“难道扈将军要眼睁睁看着王上被郭开那错误的谏言所蛊惑吗!”

   扈辄没有回答,只是离开朝堂的脚步更快了几分。

   对或不对,重要吗?

   即便郭开错了又如何!

   这赵国是赵王的赵国,又不是你我的赵国!

   李牧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无助的看向左右,却只看到了像避瘟神一样避开他的同僚。

   明明是一位令东胡十年不敢南下的当世猛将。

   但当他立足于朝堂,却像极了一个孤独无助脾气暴的孩子!

   ……

   邯郸宫御书房。

   五尊火炉升腾起滚滚热浪,让房间内的温度远超室外。

   但斜躺在貌美宫女的膝枕之上、双脚放在另一名宫女怀中的赵王偃依旧止不住的咳嗽。

   御书房门被推开,十一月初的寒风顺着大门蜂拥而入,凉的赵王偃一个哆嗦。

   以迅雷不及张口之速,郭开迅速关上房门,快步走到了赵王偃身边:“王上今日可好些了?”

   “咳咳~”赵王偃又咳嗽了两声,对着另一名宫女招招手,那宫女便赶忙快步走到赵王偃身侧。

   不顾郭开就在身边,宫女毫不犹豫的解开衣裳趴在了赵王偃身上。

   感受着宫女提供的暖热,赵王偃又打开一方抽屉,从中取出一枚仙丹送入口中。

   郭开当即将一直放在火上温着的水双手奉给赵王偃。

   以温水送服仙丹,赵王偃满足的吁了口气。

   “呼~”赵王偃目光撇向郭开:“寡人好没好些,郭相不知?”

   郭开苦笑拱手:“王上,您可别打趣臣了。”

   “臣知道,王上定是在因臣发重兵救援魏国之事而对臣心存不满。”

   从赵王偃突然选择停止朝议,郭开就知道赵王偃必然是察觉到了郭开之谏的问题。

   为保住赵王偃的信任,郭开必须尽快完全消除赵王偃心中的怀疑和不满!

   赵王偃调整了一下姿势,沉声发问:“给寡人一个理由。”

   “寡人在等着你说服寡人。”

   赵王偃和郭开之间的情谊是旁人无法比拟的。

   所以即便赵王偃在朝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但赵王偃却没有直接在朝议中说出决定。

   赵王偃不希望朝臣们认为郭开失了宠,甚至是在朝臣们面前与郭开争执辩论!

   为此赵王偃特意结束朝议,专门把郭开叫来御书房询问缘由。

   在赵王偃期待的注视下,郭开沉声开口:“秦国派行人重金贿赂于臣。”

   “请臣劝谏王上,发重兵救援魏国!”

   赵王偃略略颔首:“爱卿原是因……(°Д°)啥?”

   赵王偃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看着郭开:“因为秦国重金贿赂于你,所以伱谏言寡人发重兵救援魏国?”

   赵王偃震怒!

   这年头贪污腐败出卖大赵都不背着寡人了吗!

   郭开坦然道:“然也!”

   “发重兵救援魏国乃是秦国想要的结果。”

   “臣于朝中所谏,皆是卖国之言!”

   赵王偃直接起身,于墙壁之上拔出长剑,怒声厉喝:“寡人那般信重于你。”

   “你为何要出卖大赵!”

   郭开坚定的高呼:“臣确实有可能会出卖大赵,但臣不会出卖王上。”

   “王上之恩,臣万死难报!”

   “不过是些许金银财货,臣何以为其而背叛大王?”

   郭开忠诚的目光看着赵王偃,诚恳解释:“若秦国果真意欲攻打魏国,那秦国为何要重金贿赂于臣,令臣游说王上派出尽可能多的兵力去救援魏国?”

   “秦国合该令臣劝谏王上少派援军才对!”

   “正因秦国的贿赂,反倒是让臣明白了秦国此战的真正目的。”

   “秦国此战,一如秦国去岁之战。”

   “其明为伐魏,实际上却是对我大赵而来!”

   看着郭开那诚恳的模样,赵王偃心中怒意渐渐消退。

   还剑入鞘,赵王偃重新躺回宫女身上,沉声发问:“所以爱卿就将计就计?”

   郭开认同颔首:“于是臣便将计就计。”

   “明面上,我大赵顺秦之策发重兵援助魏国。”

   “以此让秦国可以按照原定计划先行向魏国进军,逼迫魏国参战。”

   “但实际上,除五万兵马之外,余下的二十万大军皆囤于边境,最远也不过是两日便可达邯郸之地。”

   “一旦秦军主力进入赵国境内,我大赵主力顷刻间便可回援,并拉上魏国一同协助我大赵抵抗秦国!”

   赵王偃摩挲着下巴,双眼放光:“此策,妙啊!”

   坐起身来,赵王偃亲自为郭开倒上一爵热酒:“倒是寡人误会爱卿了。”

   郭开赶忙道谢:“此功不过是臣的分内之事。”

   “但秦国行人来的匆忙,臣未能提前告知大王其中缘由令得王上费心,乃臣之罪也!”

   赵王偃笑了笑:“你我君臣自有信任,早点晚点又如何?”

   “既如此,助魏之事就这么定了。”

   “爱卿以为,谁人可堪为此军主将?”

   郭开当即开口:“臣谏言,以扈辄为主将,至于副将?”

   “李牧如何?”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