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朝好老爷

第六十三章 巧遇

明朝好老爷 宁海丛子 2528 2024-05-21 01:08

   沂水营地

   “好啊,有消息就成。要么咱就此处留500人,其余一同前往接应。如何?哥儿几个再说说看。”

   “粮草尽量多预备些,听说虫爷和骨头那头儿人挺多的,先凑合过来再说。”

   “骑兵除了留一小队来回传递消息,都带着吧,装备也带着,以防不测。重甲队先别急,不过暂时保留一人一骑,若情况危急,前去支援不迟。”

   “还有就是,咱们到了泗水曲阜,先不急过河,在泗水河南边扎营,可进可退。”

   “我看行,咱就依此行事,中途有变,再作商议。”

   众人自觉商量妥当,便迫不及待整装调度,随时准备出发。

   ......

   浮山镇办公署与人民广场。

   广场命名了,穿越众大多是重度命名障碍综合症患者,受病情拖累,只得轻省思虑,照搬后世人民广场。这一抄袭,竟让患者们病情迅速缓解。镇上马路,人民路,另条马路,人民二路,三路......以后有了马车公交,以此类推,一路马车,二路,三路......

   穿越众的说辞是,应当且必须遍布浮山镇之角角落落,渗透浮山镇居民之髓髓骨骨。世界地球将容吾等不下,日月星辰尚可放浪形骸。

   ......

   浮山镇今日照例举行盛大季度表彰大会。

   春暖化冻以来,居民们这段时间没少辛苦,体力消耗过大,粮食供应没变,积分充裕的偶尔换些白面精米给家中劳力蒸笼馍馍,熬碗浓粥,奢侈点儿的咬牙拎几斤肥肉靠油滋啦,炒盘荤菜,多少长长气力。

   居民们平日里的话题不外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之类。谁家闺女出嫁儿子订亲啦,谁谁家谁谁谁升小头目涨待遇啦,谁家昨晚吃肉啦,谁家小子读书可好啦,谁家又贷款买房啦,谁家寡妇又和谁谁那啥啦,谁家又添一大胖小子啦,有可能是谁谁的啦,因为他家闺女还没成亲的啦……

   ......

   “李有贵,田占山,吴满仓,孙尧喜,钱静花......表现为优,上台领奖!”

   里正广场高台之上大声宣读,五十男女依次登台,台下掌声热烈响应……

   十斤白面,十斤精米,五斤五花肉,一瓶花生油,香皂,毛巾一盒,棉衣外套一件,棉鞋棉袜一双,春秋季衣物一套,另有额外100积分奖励……

   “钱满花是原先大棚区那年轻寡妇不是?带俩孩子,听说跟那谁好上了,进了成衣作坊,日子才好过些。人都上台领奖了。”

   “可不是咋滴,我说老王隔壁宋大家的,你要有人家那本事你也能领奖。反正俺家二弟妹老夸人家心灵手巧,吃得了苦,全勤带加班,不服不行。瞅瞅人家,唉。”

   “林书豪,孔卡,姜志家的冯氏,宋大家的吕氏......表现为良,上台领奖!”

   “宋大家的,快快快,有你名儿吶!”

   那妇人边催促吕氏边扭头对旁边人说道:“看着没,吕氏可是俺好姐妹!”

   “切,能分你东西不能?”

   ......

   颁奖典礼就在广场居民的啦呱唠嗑中圆满落幕。相熟的围住获奖者夸个不停,瞅着人那一大堆奖品,稀罕不已。看着自个手上虽只有两套单衣,确实单薄了点儿,可也是自己努力得到回报了不是?里正不也说了那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衣物都是孙教授上海回收的旧衣服,洗净消毒处理之后快递来的,棉的单的,大人小孩儿的都有。凡是评上及格的都有衣物奖励,似乎没有不及格的。一摞摞的堆放领奖台,甚是壮观。

   颁奖自是少不得几位老爷子,姐姐和哥哥百忙之中抽空参与露面了一下便回南小青山军营了,几位老爷子欣慰之余又有些凝重,思索着一道回了办公署。欣慰的是镇上居民生活有保障,不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还有就是今日明字辈的媳妇们都参加了典礼,叫啥来着,特邀颁奖嘉宾。表现得体大方,平易亲民,不失大家之风。凝重的是如此重大场合,明字辈竟只来了两位,莫非真有大事发生?

   ......

   几位老爷子忧心忡忡暂且不论,丛子等人快马扬鞭,近120迈的速度狂飙,中途步话机频频响声回应,终于撵上骨头一大帮人。老友相聚,自是欢喜无比,弄了几包泡椒凤爪庆祝了一番。不过没多耽搁,继续朝曲阜县城赶路。等到后续队伍赶上时,两路合为一路近五万人已是在曲阜县城外二十里山脚临泗水河处。

   吸取兖州府教训,众人先在此处安下营寨,商议决定十来人进城,如果买粮顺利,就直接将粮食运到城东。后续大波队伍绕过曲阜县城去往城东集合,五万人,县城指定不让过。

   ......

   “老卢?!真是你!怎的跑这儿了,济南府那边......?”

   “正如各位贤弟所认为。说来话长。先不说这些,走,许久不见,心里欢喜得紧,陪老哥好好喝一杯!”

   “就等老哥你这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是这理儿。”

   ......

   当初穿越来了大明,济南府兜售后世商品,赚得第一桶金,卢掌柜帮扶良多,算得第一位贵人,后来随裴老爷子去过浮山村,那时还没设镇。自那次带了后世商品走后,再没来过,都是号称卢家管家的人往来负责生意,人没说,穿越众自也不多问。

   穿越众与卢掌柜自是熟络,相谈甚欢那种,卢掌柜生意上自有一套,穿越众又多有涉及商业类,颇有共同语言。酒桌上没少被这帮货夸张描述且浓墨重彩描绘的商业帝国大饼砸得五迷三道,心驰神往。不得不佩服,老卢的确极具商业头脑。情节需要,不多赘述。

   ……

   “话说贤弟来县城是......?”

   “不瞒老哥,买粮,粗的细的但凡能吃的都成,要多,非常多。”

   “年前儿倒听说浮山镇收了几万难民,此地也有不少。前些日子又听着什么安居乐业去浮山的歌谣,该不会是贤弟捣鼓出来的?”

   “嘿嘿,让老哥见笑了。不瞒您说,这趟不小心又折腾了五万多,搁县城外头吶,正愁得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