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篡宋:从八品知县开始

第22章 无人相信的战功

   当吕好问走进大殿时,同知枢密院事的汪伯彦,紧跟着黄潜善的说辞,进行了一番驳斥。

   总之一句话,韩烈水淹鹤丘,东明守城之战,都是杜撰出来。

   面对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有理有据的驳斥。

   赵构原本还有些激动的心情,也开始动摇。

   原因是他在河北大名府,是见过金兵的,那真是野蛮凶狠。

   别说韩烈只有三千残兵,即便是三万禁军,对阵一万金兵,都只有被金兵指着跑的份。

   “吕卿,来的正好,朕问你鹤丘知县韩烈此人,你可相识?”

   见到吕好问入殿,赵构原本有些期待的心情,明显降低了不少。

   “回禀官家,韩烈字仲明,曾在太学读书五年,于宣和七年,以举人功名,门荫入仕,被太上皇赐同进士出身。”

   定了定神的吕好问,寻思了一下,随即缓缓说道。

   “其曾祖乃忠宪公,太子少傅韩亿,其祖韩纬是忠宪公七子,官至右光禄大夫。”

   “韩烈之父曾中举人,后因早逝,故而韩烈成年之后,得以门荫入仕。”

   “此子在太学五年,学业平平,并无出彩之处。”

   吕好问曾在礼部任职期间,曾在太学讲过学,对于己经家道中落的韩烈,虽然印象不深,但也算是熟悉。

   故而这会被问及之时,他便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一下。

   “官家,您听听吕尚书的说辞,这韩烈这分明是虚报战功,蒙蔽官家,以求获得封赏啊。”

   听完吕好问对韩烈背景介绍,黄潜善冷冷一笑,拱手出列说道。

   “官家,左相所言甚是。”汪伯彦紧跟着附和道。

   这二人都是坚定的主和派和逃跑派。

   在他们看来,满朝文武都对付不了的金兵,一个知县凭借着手中残兵败将,就能歼灭金兵。

   他们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即便是真的,他们也绝对把这事给压下去。

   一个小小八品知县,就能建立如此功勋,那不是显得他们这些宰执过于无能了吗?

   “宇文学士,看来你是被这些人蒙骗了,此事断无可能性。”

   御史中丞颜岐,这会也附和了一句。

   宇文虚中见大家都反对,张了张口的他,想想也觉得这事,着实过于不真实。

   “此事就此作罢。”

   赵构摇了摇头,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他也否定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

   这个时候,率领十二万军民,进入沂州的韩烈。

   自然不知道朝廷,根本不相信他的立下的功绩。

   好在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赵构跟前邀功请赏。

   在费县知县郑继学引荐下,韩烈率领的军民,顺利进入沂州城。

   沂州知州蒋圆,这时己经年近七十岁。

   两年前他就在请辞,想要回归故里养老。

   但随着金兵一次次南下,朝廷局势紧张,他的请辞,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尤其是如今金兵大军,横扫汴京和京东西路。

   这让蒋圆也是忧心忡忡,既担心金兵南下,又担心年老体弱,无法胜任州军事务。

   老家苏州的蒋圆,现在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早日返回老家,好安度剩余的时光。

   为此,见到韩烈,率领着军民来到沂州时,蒋圆那是分外高兴。

   “韩知县不远千里,护送难民而来,可谓是劳苦功高,老朽佩服。”

   当得知韩烈是从鹤丘,一路收拢各地流民,来到沂州时,蒋圆感慨之余,由衷的对韩烈,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尤其是当韩烈率领的军民,井然有序入城情景,更是让蒋圆大为惊叹。

   他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韩烈,竟然能够把十几万人马,整顿的如此守序。

   沂州虽然是一座山城,但方圆千里的沂蒙山,地域辽阔,治下氶县,沂水,背靠沂蒙山区,土地肥沃,安置十几万百姓,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尤其是当韩烈,拿出一百万贯钱,表示用作安民事宜时。

   蒋圆更是大吃一惊,他是真没有想到,韩烈出手如此阔绰。

   正所谓有钱好办事,收了韩烈的钱。

   蒋圆手下的沂水和氶县知县,加上沂州附郭临沂知县,分取三十万贯钱,并各领走三西万百姓安置。

   百姓安顿下去之后,韩烈手中仍然掌控着八千青壮人马。

   蒋圆见韩烈手中有钱,能够自给自足,也是乐于韩烈率部驻扎在城中。

   一转眼,韩烈来到沂州己经旬日。

   这天,蒋圆突然邀请韩烈,来到州衙小叙。

   三杯酒下肚,双鬓斑白,老态龙钟的蒋圆,感慨的说道。

   “昔日老朽与张知州(张叔夜),围剿梁山宋江,张知州调兵遣将,指挥若定,不想如今却是天人永隔。”

   “说起来张知州,比老朽还小九岁,前番他率军入京勤王,老朽有心杀贼,却年迈体衰,只得驻足不前。”

   “眼睁睁看着汴京陷落,二圣孟晨,老朽愧对太上皇恩泽啊。”

   说到这里的蒋圆,也是老泪纵横,显然这番话都是肺腑之言。

   “蒋大人一片忠心,陛下定然会知道,还请蒋大人莫要悲伤过度,保重身体才是。”

   韩烈也不知道这蒋圆这话是何意,只得顺着他的话语宽慰。

   “仲明年纪轻轻,却是胆色过人,更有仁爱之心,老朽苟活七十年,却是望尘莫及。”

   蒋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之余,眼中突然迸发着一道精光。

   “仲明可知道,后汉陶恭祖,让徐州之故事?”

   蒋圆说罢,目光炯炯看着韩烈。

   “张大人莫非说的是陶谦三让徐州,与刘玄德之事?”

   韩烈本能的点点头。

   “哦,三让徐州吗?”蒋圆一愣,随之拂须而笑。

   “那你可知道,陶谦让徐州之敌,就是发生琅琊郡,也就是今日沂州城吗?”

   “是吗?张大人不说,下官还真是委实不知道呢。”

   韩烈听到这里,心中己然知道,蒋圆邀请赴宴之意。

   但身为一个重生者,配合演戏的水平,他还是有的。

   虽然他心中也想,掌握沂州大权。

   但是蒋圆为人仁厚,素有民望,愿意收留自己,这本就是情分。

   韩烈自然不愿夺他掌握的城池。

   “仲明不必自谦,今日我邀你赴约,就是希望你能够接替老朽,暂代沂州知州一职。”

   “如今汴京陷落,二圣北狩,新帝不明,老朽年迈,若是弃官而走,沂州三十万百姓,必将人心惶惶。”

   “故而老朽希望仲明,莫要推辞,接下知州重担,护我沂州百姓周全。”

   “若我大宋有圣明天子继位,吾自当奏请官家,推荐仲明。”

   “倘若暂无天子继位,还望仲明承担重担,保境安民,护卫沂州百姓。”

   蒋圆说罢,双手作揖,躬身向韩烈一拜。

   显然他这一番说辞,皆是出自肺腑之言。

   韩烈虽然很想学学刘备,来个三让徐州。

   但看着蒋圆恳求的目光,韩烈感动之余,连忙拱手回道。

   “承蒙张大人看重,我韩烈当指天起誓,有生之年,誓死守护沂州百姓,绝不后撤一步。”

   “好,好啊,我果然没有看错仲明。”

   如释重负的蒋圆,满脸的皱纹,不由笑开了花。

   这两年来,他是真的如履薄冰,生怕沂州的安危,在他手中丢掉。

   由于赵构刚刚在应天府继位,蒋圆还不知道,赵构继位的事情。

   倒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押往北方的消息,如今早己经是天下尽知。

   如今河北,山东各地,文武百官,无不是谈金色变。

   君不闻京东西路上到安抚使,下到知县,金兵所到之处,无不是望风而降。

   现在这股畏敌风气,早就蔓延至整个大宋。

   蒋圆虽然没有投降的念头,但老迈的他,既无心也无力去抵抗金兵。

   这个时候,带兵而来的韩烈,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一根救命稻草。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