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笛奇侠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劲锋小私塾第三课(上)

剑笛奇侠传 欧阳劲锋 3025 2024-05-20 21:26

   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何为道?何为德?何为悟?)貌似与修书无关,却不然。看吾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以历史及现实中的真实个案慢慢详解。生动有趣地讲这堂课,决不教条,也不会枯燥。大家静心听,必有所得!

   “道”、“德”、“悟”、这三个字吾把“道”排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字高于后面的两个字。举例说明词:道理、道德、道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细例了。大家请看,“道”这个字还排列在“理”、“德”、“义”这三个字的前面。可见这个字的分量之重!

   什么是道呢?“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生于河南淮阳的鹿邑县。这在古藉上有都是有记载的!老子是世界级的思想家、哲学家,华夏智慧大师,道家的祖师爷。孔子就曾多次追到东周都城洛阳向他求教。

   后来老子骑了一条大青牛,(还好不是欧阳倔驴!呵呵呵呵,开个玩笑,娱乐一下课堂气氛。)出关去了。这关叫函谷关,关长叫尹喜,也好道术,是老子的崇拜者。

   他得到消息早早做了准备,等老子到来,便热情接待,倾吐好想好想之情,并一再请求,说您老人家就要远走他乡,能不能把您的那些学问留点下来,让我辈见物如见人,以免将来思念之苦?

   我估计这白发飘飘的老头儿,他乡遇知音,恐怕当时还多喝了二两,心里有点热乎,居然就答应了,于是提笔将自已毕生的思想精髓,浓缩到五千字之中,这便成了流传至今的《道德经》。

   而“道”并非老子写下这《道德经》后才有的。道于宇宙万物之初就存在了,那会儿别说人,连生命都还没有呢。有人可能会问:何以见得呢?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

   宇宙形成之初,一切皆是虚无混沌,慢慢地形成了星系,有了星球。咱们就居住在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九大行星依道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九大行星各自的卫星也依道围绕着行星公转。例如月球就围绕着地球转,如此这般井然有序地运行。这就是“道”!

   若没有这“道”,就会乱套。总不可能太阳围着地球转、或者地球围着月球转吧?哪太阳系就会毁灭,地球就不会存在,生命不会诞生,咱们今天也不会在此品文论道了。

   二千多年前,我华夏的古圣先贤老子就勘破了这“道”之真谛,遂写下了名留千史的“道德经”,这鸿篇巨著留存于世。可称之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天主教三百年前还在鼓吹“地心说”!罗马教庭还把直言其误的科学家伽利略,活活烧死在梵蒂冈。我每当想起这段历史,不由沉思:这恐怕就是我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不曾断绝的原因之所在吧?

   老子的(道德经)全书共八十一章,总共不过五千余字,而十八年前的我啃这本书却啃了一年!方才略悟之皮毛。光笔记感悟就写了近三本,我也算是够笨的了!呵呵呵呵呵-------

   “道”怎么理解呢?自古大道三千,缊于世间万物之中,无处不在,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自己去感受,去领悟。(道德经)八十一章,每一章都玄奥深涩。有可能一百个人阅后每个人的感悟都不尽相同。这一百个人的感悟没有对错之分,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历、及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低之别!这就得看个人的悟性高低了。也是后世所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意思!

   不止老子这(道德经),(论语)、(孟子)亦如此,遂后来就有了“品文论道”这个词!就如同现今的学术研讨交流会一般,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如此这般,就衍生了后来的诸子百家学说。遂中华的传统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百花齐放!诸子百家也是只有流派之分,没有好坏之说。

   我也不光说不练,就取(道德经)的第一章来讲讲我自己的感悟吧!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我的阅后感悟是:道可以说,但并无恒定的说法,名可以起,但这名亦无恒的定义。你可以认为它是虚无的,因为你看不见,摸不到。你也可以认为它是实在的,因为它是世间一切万物的运行的规律!这就引伸出后面的有无虚实之说!且两者说法也不恒定,意出同源且无定论!就看你怎么看待这“有无虚实\"四个字了。

   (昏死!看来我还得掰碎了了,举例说明,否则小朋友们会喷死我!)我的理解举例说明:人的生命可视为实的,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地可站在你的面前。人的思想意识可视其为虚的,看不见,也摸不到,人心隔肚皮,别人想什么你不可能全知道,也左右不了。

   但这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是虚的,因为它与这世间一切生命都一样,都得经历风霜雨雪、生老病死,最后化为尘土。而不能永恒!而人的思想意识也可视为实的,因为它控制着这个人一生的所做所为,所行所想。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人的思想及灵魂,不受其他人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证明:比如我说:“奶茶兄弟,吾瞅着群主不顺眼,只叫马儿跑,喂草都不管饱!你去帮我骂她一顿。”

   而奶茶听到我的话,他自己大脑里的思想就会运转,就会自动分析,就会控制他的言行。他就会对我说:“你丫脑子抽了吧?群主让你写讲课稿那是瞧得起你,你还叽叽歪歪地不识好歹,给本尊闪一边去,要不然我向群主举报你小子。”

   我想我这样举例说明,小朋友们都能明白吧?哈哈哈哈哈----------

   可能大家会问,这传统文化跟作者写书有啥关系呀?我的回答是:“大有关系,且影响至深!举例说明:总裁一类的书就一定避免不了商场角遂!而商场如战场!传统文化中的兵法之道就能使你的文章大放异彩。据我所知,我国的顶极企业家、老总们都熟读兵法,如马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等人。

   就连纯言情类的小说都能用得上。中国近代言情类小说的开山鼻祖应为张爱玲,其代表作为(倾城之恋)。后来才有了琼瑶的一系列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之中,都可见到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深厚的理解与运用。

   至于武侠、玄幻仙侠、女帝这三大类文章就更加脱不了干系。若作者毫无传统文化知识与历史知识的储备与了解,那就只能臆想而作了。写出的作品也是东拼西凑,没有灵魂的东西,毫无营养,可以忽略不记!

   所以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及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知识。就算我们哪怕只能悟得一二,就能受益终生!今天这堂课就此讲完,下堂课我就着重讲解这个“德”字!依然白话行文,以历史上真实的个案,耳熟能详的故事风趣幽默地细解这个“德”字。好了,咱们下期再会。吾去也---------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