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笛奇侠传

194章风云乱徐州之隐墨入圣堂

剑笛奇侠传 欧阳劲锋 2604 2024-05-20 21:26

   与此同时,大楚国陪都徐州城正中心,巍峨的行宫宫殿连绵不绝。京都内务府与留守处两处宫殿的旁边,矗立着一处占地面积甚大的殿堂。

   殿堂广场的青铜香炉鼎后,一尊身高丈余,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孔子石像,双手交于胸前,温文儒雅,正笑望向方。似乎正表达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圣人石像后的殿堂,朱门飞檐,肃穆端庄。门楣上挂着一方黑底描金的硕大门匾,题有当朝太祖杨衍,御笔亲书的三个苍劲大字“思贤堂”。

   “思贤堂”乃是大楚国最高的官设学府。共设有三处,分别设置在鲁中曲阜,帝都金陵,与陪都徐州。集大楚国最优秀的学子于其中,也是大楚国朝庭最大的三个取仕之源。

   徐州“思贤堂”外,不时有守卫行宫的驻军兵卫,在此来回巡逻,以确保其安全。

   堂殿之内,学子们琅琅读书吟经之声,不绝于耳。堂殿外,行宫驻军的黑甲银戈,日耀生寒!

   “叮叮呤呤……”的风铃之声,随风而至。只见一辆四角挂着风铃的黑色马车,由远处缓缓行来,最终停于广场之前。

   “公子,咱们到了。”驾车的青衣小廝,转头向马车内轻声禀道。

   隐墨应声掀帘下得马车,抬眼望着那广场前的孔圣雕像,脸上立显尊崇之色。只见其深深地吸了口气,向青衣小廝道:“蝶舞,整理衣冠,备香拜圣!”

   青衣小廝闻言,立马上车准备。然后携所需一应事物,紧跟隐墨身后三步,来到了广场孔圣雕像的三足青铜香炉前。

   只见隐墨挥袖拂身后,取黄香三柱,于香炉前执弟子之礼,躬身焚香叩拜。然后再将手中的三柱黄香,双手插入青铜香炉内,遂礼成!

   焚香拜圣后,隐墨朝躬身退至一旁的青衣小廝道:“蝶舞,将东西带好,咱们这就进思贤堂,拜访宋老先生吧。”

   说完,隐墨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迈步行向“思贤堂”的大门行去。

   “来人止步,此乃圣堂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一哨巡逻的行宫驻军卫士,挡在了隐墨二人身前,领头的军士长朝二人冷冷地喝斥道。身后的众兵卫,个个拨刀出鞘三分,以示警告。

   只见隐墨微微一笑,用手指捋了一下胸前的玉卡青丝。挥袖抱拳执礼道:“在下墨隐,鲁中人氏,曾求学拜于宋知乐老先生门下。今日在下游历至徐州,特此前来拜访起蒙恩师。这是拜帖,还劳诸位军爷行个方便。

   领头的军士长闻言脸色一正,举手向后一挥,身后的众兵卫们见状,纷纷收刀入鞘。

   “这位公子既然也是圣堂学子,可将您手中的拜帖交于在下,在下替您代为通报。”领头的军士长,迈步上前抱拳执礼道。

   隐墨随之从怀中取出拜帖,躬身双手相递。微笑道:“那就有劳大哥您了。”军士长见此人一表人才,言行知礼,也对其心生好感。双手接过拜帖笑道:“墨公子无需多礼,我现在就去叩门递帖,请您在此稍候片刻。”

   说完,这名军士长便转身朝“思贤堂”大门,叩门递帖而去。

   “思贤堂”内,子经藏书阁!

   一满头霜发的青衣老人,正在取简译文,批释注解。“唉……好书啊,只可惜岁月不饶人。这些个遗世孤本珍籍,不知在老夫有生之年,能不能整理完,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啰。”

   老人一边挥笔批注,一边摇头苦笑。清瘦的脸颊上带着满足与专注,似乎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无奈……

   “咚!咚!咚!……”三声轻轻的叩门声,从子经藏书阁外传来。

   青衣老人眉头微皱,一边批注,一边说道:“老丘,我事前交待过,这半年时间之内,堂院的一应俱事,都由副院大人做主。”

   “老奴知道,但老奴今日来此,也正是副院大人的意思。今儿有人执拜帖上门拜访您,副院大人阅后,便差老奴立即前来通传。说是那封拜帖之中,夹着一片枯叶,上面居然还有您题写落款的一首赠别诗。”

   “……”

   青衣老人闻言手一颤,墨花了简册笺卷。脑海中往事浮现……

   十年前,鲁中曲阜思贤堂。一个俊如女孩的少年;一个脑子里有无数新奇观点的捣蛋鬼;一个在十五岁就能通背四书五经的天才;一个能以象、围二棋盲棋对弈以一同战十人的小怪物。在老人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求学而来,却如风一般神秘。他坚强的笑容,却像夏花一般的灿烂。而三年后他突然地离去,却让老人扼腕叹息,久久不能释怀。

   “……”

   “堂院大人,您听见老奴说的话了吗?”

   门外的疑问声,将青衣老人的回忆打断。

   “你快将此人迎进门,带至清风亭稍候。老夫拾缀拾缀,换身衣服立马就来。”子经藏书阁内,青衣老人欣喜而道。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秋高气爽,日头高照。

   “思贤堂”内,“清风亭”里。隐墨与青衣老人宋知乐,一叙经年,相谈甚欢。青衣小廝蝶舞,则在一旁默默地候立。

   树影移正,不知不觉已近午时。而徐州城西那荒废的大宅之内,此刻已非人迹罕至。

   九拨足缚黑带的乞丐,在二个时辰之内,先后被接受应的丐帮弟子引入宅内。

   只见那名为王胜的丐帮弟子,朝最初来此的那拨乞丐的领头之人,抱挙笑问道:“不知今日帮中北边来的兄弟,到齐了没有?”

   被问者,正是那年过四旬的中年乞丐。只见他闻言后环视四周,在九拨人马的领头人点头示意后。才对王胜抱拳执礼道:“咱们的人都到齐了,不知接下来的行动,萧长老是怎么安排的?”

   王胜笑道:“萧长老事前交代过在下,为防走露风声,得等到北边的兄弟们到齐了,再由我去通报他。届时他老人家再找个借口,来此交待行动的具体事宜。且他老人家不能久留,一柱香的时间内,必须得赶回徐州分舵,以免得事后暴露。”

   那中年乞丐闻言,轻轻点头道:“萧长老所虑,亦是情理之中,那就有劳王兄弟前去通报一声了。兄弟您大可放心,咱们这次来的人虽多,但都不是鲁莽之人。萧长老到此之前,必不出此宅一步!”

   王胜闻言道了声:“好!”随后转身,出宅而去。

   春风拂面起布衣,负手执扇道青梯。

   一副丹青未展尽,已有隐墨入天机。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