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大明皇长孙!

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4574 2023-09-18 20:49

  www.vlp.kim,大明皇长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早朝的事情看似非常的繁琐,实际上是有具体的秩序和规律的。

   在朱元璋介绍完大孙,早朝便就开始了。

   早朝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便是接见入京和离京的官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

   这些人员,凡是在六品下,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奉天殿中,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就会选择召见或者不召见。

   没被点到名字召见的,由官宦通传后,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可以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二,便是处理边关要务。

   像是草原上,沿海上,包括大明其他边疆地区的军务问题,随着兵部,都督府提出,一一进行商议和处理。

   当然,能够在早朝上讨论的,一般都是普通军务,加急的边关奏报,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到了皇帝手中。

   这两个处理完后,就是常规意义上的上奏换环节了,这基本上和朱英在后世影视上看得差不多。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

   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官员出班之后,需要到御前金銮殿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

   奏事时需要大声朗读奏章。

   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针对这些政务,如果能够立即处理的,皇帝便会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立即处理,皇帝通常会在早朝之后召见相关官员进行商议,除了紧急政务之外,一般不会当廷进行轻易决断。

   而之所以朱英觉得无语,就是在这个环节上。

   朱元璋在这个环节上,有多么的离谱,就是京城里的大小案件,竟然都能在早朝上来说事。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连京师里一些盗匪之事,都在亲自询问审判。

   朱英敏锐的发现,当一件稍微有些离奇的案件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老爷子就会变得极为兴奋起来,然后自行根据现有的线索,推敲,分析,甚至是直接定案。

   “原来你是这样的老爷子。”

   朱英心中腹诽道。

   感情大明往后的皇帝,出现一堆奇葩这个事情,原来并非什么基因突变,而是血脉真正意义上的血脉传承。

   只是在老爷子这里,表现得并非很明显,所以才会不为人知,毕竟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福尔摩斯推理这个概念。

   尤其是在老爷子开国皇帝这个位置上,很多人都认为是陛下对权力的把控,而不是个人的爱好。

   唯有带着前世记忆的朱英,一下子就察觉出来了。

   深思之下,朱英这才发现,看似对权力很看重的老爷子,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

   “或许曾经的太子,就跟我现在情况上差不多吧,老爷子巴不得把所有的奏章全部推过来。”

   须知,皇帝的权力体现,就是在于批阅奏章上。

   不管是人事调动,还是案件处理,都是体现皇帝的至高权威。

   朱英还没入宫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丢奏章过来了,哪怕是去河南处理瘟疫的事情,相隔几百里地。

   朱元璋都不觉得麻烦,依旧是每天按时按点送过来。

   在宫里,更加不用多说了。

   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亦或是哪对父子之间,几乎都是很难出现的。

   历代的皇帝,不防着太子就不错了,废太子这样的事情,在各个朝代中,简直不要太多,哪里会像朱元璋这样。

   巴不得早点退休。

   就在朱元璋激情推导案件的时候,他突然察觉到了大孙些许诡异目光。

   “咱大孙不会发现咱的喜好了吧?”

   朱元璋心里叮咚一下,有些怀疑的看向朱英。

   随着朱元璋的沉默,本来有些热闹的朝堂,也就变得安静下来。

   “大孙,对于目前的这个案件,你可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微微沉吟,直接将问题推到了大孙这里。

   这个案件能够放到朝堂上来讨论,自然也是官员们感到非常棘手的。

   京师里一个姓徐的商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氏。

   这让他身边的朋友,对其都非常的羡慕,若是妾室的话,怕早就出大价钱买走了。

   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徐姓商人和好友赵某一同出去跑商。

   在回来的时候,却只有赵某一人回来。

   赵某对李氏说,你的丈夫在一同坐船的时候,不幸掉入河中淹死,且有人证,还有官府的公文,这件事便就是如此定性了。

   看到公文的李氏,虽然很是伤心,但也只能接受事实。

   没了丈夫的李氏,便就是个寡妇,虽然家中还有些钱财,但李氏活得也很辛苦。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别说是像李氏这么漂亮的女人。

   而在这个阶段,赵某在很多方面,都会给李氏帮忙,平时也会不断的献殷勤。

   李氏和丈夫并没有诞下子嗣,而丈夫的双亲,也很早就过世了,李氏的情况基本上也差不多。

   虽然知道赵某的目的,李氏作为一个孤身女子,最终还是答应了赵某,改嫁给了赵某,还生了两个孩子。

   直到今年,也就是在上月底的时候,南京城下了一场大雨。

   赵某和李氏的两个孩子,就在门廊下面玩水,这个时候就有一只青蛙出现,从门廊下的积水跳到了台阶上。

   年纪较大的孩子,拿着一根小木棍,将青蛙重新捅到了积水之中。

   此时,赵某正和李氏在旁边看着。

   或许是触景生情,或许是其他缘故,赵某突然感叹道:“当时他落水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

   这话刚出口,赵某就后悔了。

   虽然声音很轻,但就在旁边的李氏,却是听得清楚。

   李氏立即意识到,当初自己的丈夫徐姓商人落水被淹死,绝对不是那般的简单,其中另有缘由。

   于是就不断追问赵某,当年自己丈夫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某在多天的追问后,终于还是没忍...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