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017【礼教森严】

王梓钧 2672 2023-09-13 12:32

  www.vlp.kim,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铅山费氏,原有三支主宗:横林费氏、范坞费氏、费墩费氏。

   宣德年间,横林费氏因商而兴,在涉足官场之前,已把生意做到浙江、福建。

   众人过湖口县,在九江逗留两日,便穿鄱阳湖而入信河,一路坐船来到铅山县河口镇。

   别看江西近代经济落后,古代却被誉为八省通衢,有俗语云:“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

   河口镇,就是铅山费氏的地盘,祖辈凭此商业大镇而崛起!

   此地,向东可达浙江,东南可至福建。若返回鄱阳湖,南达广东,西至湖广,北接长江。各路皆多河湖,又有官道相连,贸易繁荣到令人咋舌。

   路过河口镇时,赵瀚直接看傻了,他万万想象不到,一个“偏僻小镇”竟能发到如此程度。

   景德镇的瓷器、茶叶,若想卖到福建,必然经过河口镇。若想快速卖去浙江,也可以走信河,再沿官道直抵金华,河口镇同样是必经之地。

   明代瓷器远销欧洲,仅以景德镇瓷器而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经河口镇运往沿海港口。

   难怪费氏如此牛逼,难怪费映环出手大方,已经霸占了宝地两百年啊。

   在小镇到横林费氏祖宅之间,铺设有青石板大道,遥遥耸立着一串牌坊:状元坊、探花坊、进士坊、大学士坊、尚书坊……

   小船缓缓驶过河口镇,继续沿着信河而上,魏剑雄解释说:“公子家在鹅湖山下,已从横林主宗分出去多年。”

   说得更直白一些,费映环所在的宗支,虽然无法染指河口镇,却控制了从江西到浙江,路程最近的商业水道!

   信河,清代改称信江,赵瀚还真没来过。

   一路饱览水乡景色,不多时便来到鹅湖镇。此镇虽不如河口镇兴盛,却也属于商业大镇,无数景德镇的茶叶、瓷器,从这里向东运去浙江各地。

   鹅湖镇上的商铺,大半都是费映环家的。

   鹅湖镇周边的土地,也有小半是费映环家的。

   “大少爷回来啦!大少爷回来啦!”

   在费映环踏出船舱的瞬间,就有码头工人认出来,随即扯着嗓子开始大吼。

   接着,叫喊声此起彼伏,一直从码头传到街道。

   很快有几个小年轻,朝着鹅湖山的方向狂奔,你追我赶犹如赛跑一般。谁先跑到费家报信,谁就能获得更多赏钱,这种好事怎能落于人后。

   “大少爷!”

   “大少爷!”

   一路走过,沿途所遇之人,皆停下来报以问候。

   费映环昂首挺胸,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大明星在检阅粉丝。

   在赵瀚的心目中,费公子此刻形象大变,完美化身为……地主家的傻儿子。

   仔细观察这些老百姓,赵瀚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显然小日子暂时还过得下去。

   出了小镇,便是田地阡陌。

   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秋粮的禾苗郁郁葱葱,看来今年又会迎来大丰收。

   若是只看表面,似乎此地已经全民迈入小康社会!

   行走片刻,一群人急匆匆赶来。

   两个舆夫奔至费映环面前,放下滑竿恭敬道:“大少爷请上轿。”

   费映环也不多言,习以为常的坐上去。

   “起轿,撑伞!”又有一个中年家奴大喊,却是伴随费映环长大的书童,如今已在费家担任中层管事。

   舆夫抬着滑竿前进,有健仆撑起太阳伞,避免费大少爷被晒着了。

   滑竿前方有家奴开道,防止意外跑出人畜,一不小心冲撞到大少爷。

   滑竿之后跟着三个童子,都是费映环的仆僮。

   魏剑雄背着的...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