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522章 北边消息

明末最强钉子户 凶名赫赫 5500 2024-06-22 14:40

   这时,平常不怎么说话的王钩难得嘟哝一句:“这样的装扮,看起来很像锦衣卫啊,会不会有人背后议论?”

   立刻就有许多人反驳他,指出这样的服饰已经在官员和百姓中广泛流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这样穿着,又何惧他人的非议?

   再说了,大将军自己就是锦衣卫出身。

   麾下穿着这样,又有什么关系?

   张大春大声道:“王钩,如果你不想要这套军官礼服,就把你营里的份额全都给我吧,我要了!”

   王钩急忙澄清:“谁说我不要了?我可没说过。”

   这番话,顿时引来了众人的一阵大笑。

   最后,温越还确定了各屯堡,屯丁们的衣甲配置。

   各屯堡的军屯,自然是不能和正兵相比的,他们只有统一的棉甲,统一的头盔。

   礼服自然也是没有的。

   在青牙军营的制度、旗帜以及军服确定完成后。

   堂内气氛异常活跃。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他们的眉眼间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都认为青牙军将会与众不同,会展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势,有着天下第一军的气魄。

   在一阵热烈的讨论声中,温越转向了后勤局的朝安,询问道:“老朝,我们青牙军需要更换新的军装,总共需要两万套,你们后勤局预计多久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朝安急忙回应:“大将军,现有的军装已经足够,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改制,动员我们辖区的被服厂以及所有的商家,两个月之内就能够全部准备妥当。

   “但如果要制作定制的礼服,需要重写定做,那样的话所需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

   温越点头道:“好,那就先着手准备盔甲吧。”

   ……

   在青牙军营的制度、旗帜和军服确定之后。

   温越接着宣布了备受期待的各营主将任命。

   正如大家预期的那样。

   祖柏被任命为先锋朱雀营的营领,担任总兵职务。

   张大春被任命为左卫青龙营的营领,担任参将职务。

   祖季被任命为右卫白虎营的营领,担任参将职务。

   赵率教被任命为后卫玄武营的营领,也担任总兵职务。

   在中军下属的各营中。

   炮军营的营领是王钩,担任参将职务。

   骑军营的将领是高严,同样担任参将职务。

   哨探营的将领是熊一扬,担任参将职务。

   辎重营的将领是孙截散,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战斗几次,且又是新人。

   但由于他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辛勤工作,和对全军粮草的保障,功劳卓著,因此被授予游击职务。

   虽然,兵部的升赏也将很快公布,届时将会给出战的将领升迁。

   然而,青牙军中的官兵对此并不十分在意。

   那些都是虚职,没有实权。

   跟着大将军麾下认真做事,才是正途。

   对于温越而言,当前最令他头疼的问题,便是各营兵员的配置。

   在各营中,王钩的炮军营相对容易处理。

   尽管名为一营,但其实际编制不能按照普通营伍的标准来执行。

   该营将装备近百门火炮,每一伍负责一门炮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观测手和瞄准手的角色。

   而装填手和弹药手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多年来,王钩随温越南征北战,炮营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高手。

   因此他的营伍组建起来较为顺利。

   孙截散的辎重营也相对容易处理。

   大多数岗位只需要普通的军士,甚至是简单经过训练几个月的军屯也可胜任。

   然而,让温越感到苦恼的是哨探营的夜不收,以及骑军营的骑兵。

   这两类兵种的技术含量都非常高。

   不是寻常军士就能够轻易入选的。

   特别是现在各营都在增加夜不收的编制,从哪里找到这么多合适的夜不收?

   根据幕府练兵局的朝宁所述。

   自练兵局成立以来,其下辖的步军、骑军、炮军、哨探等,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特别是在步兵训练方面,成效尤为显著。

   目前,各屯堡的军壮们在农忙之余进行军事训练。

   经过数年的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战力。

   尤其是那些被选拔出来的堡垒守卫屯丁,他们是从众多军壮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每个堡垒根据规模大小配备数十至数百名守卫。

   总数达到一两万人以上。

   如果这些人能够在军营中接受进一步的训练,他们很快就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在其他方面,如夜不收的培养,虽然已经从关外的各个屯堡边墩,以及合适的人员中选拔,并训练出了两百多名精锐,但数量也不太足。

   朝宁又指出,大明各地不乏刀客和马贼。

   即使是其他别系,别府的将官手下也有不少家丁。

   其中许多人,都有潜力成为优秀的夜不收或是骑兵。

   然而,朝宁的这一提议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有人认为,别系,别府手下的士兵多为兵痞和兵油子。

   他们的加入青牙军,可能会败坏军营的风气。

   所以,不如宁愿人员不足,也不要接纳这类人。

   对此,朝宁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这些人并非不可改造。

   就像当年的青牙军一样,在组建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别系官兵,别系家丁加入,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优秀的战士。

   如今,他们摒弃了明军中的不良习气,甚至有不少人晋升为将领。

   朝宁强调,通过适当的改造和训练,这些旧部同样可以成为军队的宝贵财富。

   青牙军目前的军势威望如同浩瀚的大海。

   而那些其他派系,将领麾下的军士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

   只有他们融入军营,成为军中的一部分的情况发生。

   绝不会有他们影响青牙军的情况。

   然而,即便如此。

   许多人保持着反对,毕竟许多人是有过在明军营中当兵的经历。

   他们知道好些个兵痞劣性不改。

   面对这种情况,温越也感到犹豫不决。

   的确,明军中的许多家丁个人技艺非凡,他们是夜不收的理想人选。

   但是,就如担心的一样,这些人中很多事兵痞,会传染不良风气。

   思虑再三。

   温越还是先搁置此事。

   营伍整编继续沿用传统的整编方法。

   新招募的士兵将被纳入新军营,成为新的乙级军。

   同时,许多有战功的甲级军战士将被调动职位,如伍长或甲长等。

   甲级军的空缺,将由表现优异的乙级军战士填补。

   此外,高严的骑军营,将从各个骑步军中挑选擅长骑术的士兵,组建一个完整的骑军营。

   熊一扬的哨探营也将挑选精锐战士,并将这些年训练的夜不收纳入其中。

   最终形成三个把队,共计六百人的队伍。

   至于各营编制的夜不收。

   暂时不补充,在未来逐步补充完整。

   由于山海关,中前所、青牙堡这后方地区相对平静。

   祖柏等原领导的甲级军用于守城显得有些浪费。

   因此,温越决定,等新军建设完毕后,原有的甲级军立即北上,加强北方防线。

   山海关,青牙堡等由乙级军负责守城。

   另外一些大城,未来也由乙级军驻守。

   守城军士将被称为守营。

   在新编营伍的过程中,将有一大批军官获得提拔和升职的机会。

   温越将确定各营的主将,其他职位的选拔则由参谋局和镇抚局负责。

   但最终的任命需要得到温越的批复。

   各项事务确定后,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

   将军府内的这场紧张的议事落下帷幕。

   随即整个幕府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开始高效地运转起来。

   征兵令如春风般吹遍了每一个角落,从遥远的屯堡到繁华的市镇,士兵的招募成为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盛事。

   各盔甲厂、军服厂和被服厂也随之忙碌起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匠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生产热潮。

   屯户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们的孩儿,终于可以参军了。

   在这股热潮中,守在宁远、锦州等地的,原有的关外别系将领,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纷纷提出加入青牙军的请求。

   然而,他们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面见忙碌的温越。

   于是,他们转而寻求温越麾下的将领们的支持。

   但温越麾下都是知道这事,只能由大将军亲自处置,因此纷纷都是推迟。

   ……

   对于这些各怀心思之人,温越没有时间去理会。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便是刺探建虏消息的夜不收回来了。

   这些人是熊一扬领着进来的,甲长叫耳笼,另外还有伍长毛鱼儿等人。

   他们带回来的情报,极其重要。

   “什么,建虏建造了大量的火炮,数量不少,另外还编制了许多汉军,火器营,以及火铳兵等?”

   温越向来平静的脸上,听到带回来的消息,难得出现了惊讶。

   耳笼,这是个寡言少语之人,相貌平平无奇。

   而毛鱼儿则更像一位胆怯的农夫。

   正是这样的人物,才成为了情报侦察和当任夜不收的绝佳人选。

   耳笼的话语简单质朴,他缓缓讲述了自己的侦察经历,尽管言辞平淡,但温越能感受到其中隐藏的无数困难和危险。

   正如温越治下各屯堡的严格管理,清国境内也有着严密的保甲制度。

   这是正常的。

   任何新兴国家或集团都会实行严格的治理措施。

   就像明朝初期的路引制度,有效地防止了间谍活动和人口流动混乱。

   不过到了明朝末期,这一制度已名存实亡。

   所以,尽管清国的没有像温越治下那么严苛。

   但要获取情报却是极其困难的。

   耳笼带领的小组中有多人牺牲,有的甚至找不到遗体。

   提及此事,耳笼那张木讷的脸庞终于有了变化,他的双眼微微泛红。

   温越叹息道:“耳兄弟,你们受苦了,对于那些阵亡的兄弟,我们会给予妥善的抚恤,即使找不到遗骸,也会为他们建立衣冠冢。”

   他轻抚着耳笼带回的地图和文献,感慨道:“要想实现天下太平,不知道还要牺牲多少人,有多少将士将难寻尸骨啊。”

   熊一扬安慰道:“大将军无需过于悲伤,他们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牺牲,这是他们的荣耀,自从加入青牙军以来,每个人都已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温越叹息一声,随后耳笼等人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命令参谋局和镇抚局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赏赐了他们一些珍贵的财物。

   了解到耳笼喜爱抽烟斗,温越还特意赐予了他一根的优质精良的烟斗。

   而后,得知辽东的情报的温越,心情变得沉重。

   据耳笼等人的侦察,清国正在大规模制造火炮,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神威大将军炮。

   这种炮能够发射超过十斤重的炮弹,相当于西方的十二磅红夷大炮。

   耳耳笼等人未能探知到确切的数量,只知道数量不少,这一点温越能够理解,毕竟像这种军火重器,想要刺探还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情报显示清国正在大量制造火铳,并对八旗汉军进行火器的广泛训练。

   至于具体的火铳兵力数量,目前也是难以确定。

   温越的眼神显得深邃,新兴势力往往善于学习和创新,而保守势力则相对缺乏这种能力。

   历史上的清人就非常重视火器的使用,只是由于当时对手的实力不足,因此并未大规模装备。

   现在,由于自己的蝴蝶扇动。

   看来接下来的战争,是真的要进入火器时代了。

   温越知道,以火器对抗火器,虽然他相信自己的炮手和火铳手占有优势,但伤亡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熊一扬得知这一情报后也感到不安。

   看到温越陷入沉思,他轻声唤道:“大将军,大将军……”

   温越应了一声,随即恢复了往日的锐气。

   他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命令护卫召集各将领开会讨论。

   接着,他对熊一扬说:“熊一扬,你去安排人在京师传播消息,说建虏拥有火炮超过百门,火铳超过万杆,其中还包括五六千斤的重型火炮。”

   熊一扬微愣,问道:“大将军是想……”

   温越冷哼一声:“这对建虏之战,并非我们一家之事,乃是国家大事,这其他人也得帮忙一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