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519章 民政诸事

明末最强钉子户 凶名赫赫 5763 2024-06-18 10:40

   崇祯三年,四月十八日。

   山海关迎来了一个宁静的早晨。

   在这座城市的东南角,有一处幽静之地。

   其中一座宅院内,容终正在自己的书房中沉思。

   不久前,平虏伯和龙虎将军结束了征战回到了城中。

   幕僚们深知将军刚刚结束战斗,需要休息,因此在过去的三天内都没有打扰他。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他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向将军汇报各项事务了。

   与六年前相比,容终已经不再是那个疲惫不堪的小吏。

   如今的他精神焕发,过去的忧愁已不复存在。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稳重的态度,日常穿着也多是朴素。

   对于将军给予的赏识和提拔,容终心中充满了感激。

   在幕府的各个部门中,他是最勤奋的一个。

   每天早出晚归,确保财政局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在仔细审核完手中的账册,并将所有数据铭记于心后。

   容终松了一口气,起身到后院散步,放松一下紧绷的身体。

   这座宅院是由幕府特别分配给他的。

   在青牙军的各级官员中,只要达到千总及以上级别的将领,都会得到幕府分配的住所。

   像容终这样的高级官员,除了每月的固定粮食和奖金外,现在还发放了粮票作为补贴。

   至于部门中的文书官吏,他们每个月也会获得薪水。

   但是,以往那些不正当的收入已经被彻底杜绝。

   在过去,这些额外收入主要来自田税的额外附加和加派,往往高达正常税收的十几倍。

   然而,如今在关外的各个堡垒中。

   除了正常的税收外,不再有任何额外的征收。

   这种情况无疑打破了许多人原本的生财之道。

   单纯依靠每月的粮食和薪水,许多小吏几乎难以品尝到肉食。

   然而,温越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每年年底,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表现发放不同数额的奖金。

   有些人的奖金甚至可以达到一年薪水的数倍,这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同时,由于关外地区的居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镇抚局的严格监督,他们的奖金之一就是找出各部门的错误。

   这使得镇抚局的工作人员经常对各部门指指点点,挑毛病,引起各部门的不满。

   但是,由于各部门独立运作,镇抚局的权力有限,即使不满也无法改变现状。

   在这种相互制衡的环境下,像油滑的官员这样的现象在东路地区相对较少。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与大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情况要好得多。

   官府是否清明,实际上是通过比较得出的。

   当外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境内的人民能够吃饱穿暖,人们就会认为这里是桃源,对于一些小的错误也会宽容对待。

   容终的奖金是按照最高标准计算的。

   因此他有能力雇佣侍女和仆妇,偶尔还能救济贫困的亲戚。

   走进花园,清晨的新鲜空气让人精神振奋。

   园中的仆人正在忙碌着,他们实际上都是容终家族和他妻子的远方亲戚。

   自从容终成为财政局的主要负责人以来。

   许多以前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亲戚都出现了。

   容终和他的妻子出于人情世故的考虑,不得不挑选了一些忠诚可靠的人留在府中工作。

   厨房的女佣、仆从和侍女森,都是来自远房亲戚。

   散了一会步,妻子来唤吃饭.

   到了厅上,侍女己将饭菜摆好。

   四菜一汤,有肉有蛋,都是青牙堡牌的,还有白细馒头,热腾腾冒着热气。

   对现在的生活,妻子是满意的。

   看老妻高兴,容终也心下欣慰。

   二人相濡以沫,感情极深,当年自己一小吏,穷困潦倒,妻子不离不弃,容终心中是感激的。

   不过二人也不是没有矛盾,容终有一子一女。

   大女儿早已出嫁,夫家也是书吏。

   此时在关外一屯堡任事。

   女儿精明,则在青牙堡那边办了个畜牧场,后又开了牛场,女高男低,这矛盾就出来了。

   女儿常常在母亲面前抱怨,希望父亲能够利用自己的职权,将她的丈夫调入财政局工作。

   她提到,这样不仅职位本身更有尊严,而且奖金也比现在的职位高出不少。

   容终明白,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只需向民政局和镇抚局打个招呼,各方都会给他面子。

   尽管举荐人才不应回避亲属,但他认为女婿资质平平,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怎能轻易将其调入重要的财政局,从而招致他人的非议呢?

   他向妻子解释说:“我能担任财政局局长,是因为大将军念及旧情,并非因为我有多么出色。

   “况且,将军对我恩情深厚,我怎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辜负了大将军的期望呢?”

   妻子理解容终的观点,知道在官场上,人情关系至关重要。

   没有人情关系,将来遇到事情就只能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理,吉凶难测。

   容终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觊觎,只等着他犯错以便取而代之。

   尽管如此,看到女儿因为此事不高兴,整天说父亲固执,心中没有她,妻子不禁感到有些心痛。

   接着,他们谈论起了儿子。

   妻子对儿子荣定的学业感到担忧。

   容定今年十七岁,是永平府学府的优秀才子,成绩优秀。

   然而最近,容定突然表示考取功名毫无意义。

   想要放弃学业,加入讲武堂学习军事战术。

   容终妻子也听说过讲武堂,那是大将军专门设立的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地方。

   她不明白,儿子既然读书成绩好,为何要去学习打仗。

   她认为,即使不考虑将来考取举人或进士,至少也应该继承父亲的职位,实在不明白儿子是怎么想的。

   听到妻子再次提起这件事。

   容终道:“进入讲武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当今的世道,仅仅读书是不够的。

   “更何况在大将军麾下,军功受到极高的尊重,很多人想进讲武堂还进不去呢。”

   在关外,各将领、幕府各部门的高级官员都有一项特别的待遇。

   那就是他们的子女可以直接进入讲武堂学习。

   这是一个培养未来军官的重要机构,无数人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去。

   妻子叹了口气说:“孩子们有自己的命运,我是无法管了,唉,老爷你不继续吃了?”

   容终心中惦记着要向大将军汇报财政局的事务,因此无心继续用餐。

   匆匆吃了点,便离开了餐桌。

   他走到前院,车夫陈伯迎上来问道:“容局长,需要准备马车吗?”

   容终回答:“不必了。”

   这时,杨护卫也走上前来,向容终行礼问候:“容局长早安。”

   容终回应:“早上好,杨护卫,今天是你值班?”

   杨护卫简洁地回答:“是的。”

   他的话语简短有力,透露出军人特有的干练。

   容府家中有一名车夫和两名护卫,都是由幕府指派,并由幕府支付薪水。

   这两名护卫均出自护卫营,每位局长身边都有两名护卫。

   容终还知道一个秘密,那就是他身边的车夫和护卫实际上都是情报局的成员。

   这个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有人会愚蠢到去揭露它。

   ……

   容终与杨护卫一同走在街上。

   眼前的山海关整洁而美丽。

   由于温越居住在此城内,吸引了众多富商和商人前来,使得城市更加繁荣。

   随之而来的是地价的上涨和商业活动的增加。

   不久之后,他们到达了大将军府门前。

   府前的广场宽敞,铺满了青石板,巨大的铜铁门两侧矗立着雄伟的石狮子。

   台阶上站着身穿铁甲的将军府护卫,望之便是庄严与权威。

   虽然将军府的护卫早已认识容终。

   但负责守卫大门的甲长,仍然仔细检查了他的腰牌后才允许他进入。

   而其余人则被要求留在外面,不得进入将军府。

   容终进入将军府后,经过几进几出的建筑群。

   前面几进是大将军幕府各官员的办公区域。

   容终刚踏入府内不久,就遇到了民政局局长李昌荼和后勤局的朝安。

   两人正谈笑风生地走进来。

   看到容终,他们都打下招呼。

   李昌荼依旧保持着直言不讳的性格。

   但容终清楚,这个人外表直接,实则心思细腻。

   三人简单交谈了几句,李昌荼问道:“老容,朝将军,你们觉得今天大将军可有时间?”

   朝安回答道:“大将军向来重视政务,此次只是休息几日,今日定会接见我们的。”

   就在这时,一名护卫走过来,道:“三位局长,大将军请你们过去。”

   三人立刻心中一凛,急忙跟随护卫前往。

   ……

   在大将军府的大堂上。

   容终、李昌荼、朝安三人向温越行礼参拜。

   温越坐在官帽椅上,背后是一幅巨大的画壁。

   两侧还摆放着几扇大型的屏风,整个大堂显得庄严肃穆。

   在温越的下首,坐着幕府主事周点柯。

   他正捋着胡须微笑着看着众人。

   三人跪下行礼,现在的温越不仅是平虏伯,更是名震天下的人物。

   面对他,三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仿佛温越比以往更加深沉和威严。

   温越看到三人紧张不安的样子,不禁笑了笑,说道:“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这么拘谨,坐下说话吧。”

   听到这话,三人松了一口气,感谢后各自坐下。

   温越简单寒暄几句后,便直接道:“老李,你先来说说民政局的情况。”

   李昌荼了解温越的作风。

   他喜欢直截了当,不喜欢拖泥带水。

   于是连声答应:“好的,好的。”

   他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取出一份文册。

   “我负责的民政局主要管理全路的农业、畜牧业、商业、工厂和矿业等事务。截至崇祯三年三月,现在包括山海关外,永平府,已经新开拓的西边山林草原,人口达到了五十四万六千四百五十人。

   “之前大将军曾带领回来的灾民数量为二十二万五千余人,再加上这些年陆续流入的灾民,新增人口总共是三十万人口。

   “这些新增的人口多数是年轻的劳动力,包括许多成年男女。”

   温越微微点头,继续聆听李昌荼的汇报。

   李昌荼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屯地的粮食征收情况,重点提到了青牙堡。

   目前,整个保安州的军田总面积大约有近四十万亩。

   根据税收制度,每年可以从这些土地上征收七万多石粮食。

   但由于附近居民大量食用肉类和蛋类,对米粮的消耗量有所减少。

   现在,通过征粮,以及购买军民手中的剩余粮食。

   所以,光是在青牙堡,民政局能获得十三万余石米粮。

   李昌荼继续汇报:“关于这些年新建的屯堡,涉及的营田地超过一百多万亩,这几年来田亩开垦,这些地区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仍有轻微亏损。

   “不过,由于营田制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推广各种技术,预计从今年开始,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将有盈余。”

   他进一步估计:“根据民政局的预测,这一百多万亩的营田地将带来约十万石粮食的盈余。”

   温越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

   当初安置这些灾民时,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现在,他们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所盈余,这无疑减轻了他肩上的重担。

   李昌荼接着说:“至于西边的山林和草原,我们安置了大约七万人口。

   “从前年开始,大部分新流入的灾民都往西边安置。

   “不过那里的屯堡暂时还无法完全实现自给自足,需要民政局的补助。”

   温越点头表示理解。

   李昌荼接着转向商贸、厂矿等事务。

   他语气中透露出兴奋:“目前,关外的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根据规定的征税项目,我们需要对二百四十六种商品征税。

   “一年内,如果商品买卖价值不超过四十两,则免征税。

   “前年的时候,我们征收的商税为一万六千余石;

   “去年的时候,这一数字增长约一倍,达到三万余石。

   “预计今年,我们可以征收超过五万石的商税。”

   听到这个数字,朝安、容终等人都感到震惊,连温越也不禁心动。

   要知道,在大明朝,征收商税一直是个难题。

   万历年的前期就不多说了,有张居正这大佬在,税收还是挺多的。

   不过,万历年的后十年,全国各地的税监矿使,上缴国库总额不到三百万两。

   平均下来每年也就几十万两。

   相比之下,现在温越治下的商税收入,已经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温越征收的是粮票而非白银。

   在白银贬值下,粮票的价值远高于白银。

   所以,这样看来,关外的商业,确实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当然,这还是无法余屯田相提比论的。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